[发明专利]车辆的再生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4134.5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3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9/04 | 分类号: | H02P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再生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减速行驶时使该车辆的动能向电能再生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搭载有额定电压不同的多个蓄电池的车辆。在这种车辆中,当切换发电机的发电电压时,发电机的驱动扭矩变化,所以可能产生振动、噪声。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通过在高电压蓄电池充电时间歇地停止发电机的发电动作,缩小低电压蓄电池充电时的驱动扭矩与高电压蓄电池充电时的驱动扭矩的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2中说明了如下技术:在搭载有额定电压不同的低电压蓄电池和高电压蓄电池的车辆中,对低电压蓄电池和高电压蓄电池交替地进行充电。
在专利文献3中说明了如下技术:当在由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构成的锂离子蓄电池的任意单电池中产生了过电压的情况下,使锂离子蓄电池的充电电压下降到比规定值低的值。
在专利文献4中说明了如下技术:在作为原动机搭载有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复合动力车辆的再生制动时,向多个电负载选择性地供给未能全充给蓄电池的剩余电力。
在专利文献5中说明了如下技术:在具有将发电机的输出分配切换到低电压系统的蓄电池和高电压系统的电负载中的转换开关的车辆中,在转换开关进行切换时,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暂时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35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846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018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7454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9-0746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使车辆的动能向电能再生并交替地充给低电压蓄电池和高电压蓄电池的情况下,若在对高电压蓄电池充电时使发电机的发电动作间歇地停止,则可能减少高电压蓄电池的充电量,或减少向电能再生的动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对于在车辆减速行驶时使该车辆的动能向电能再生,将再生得到的电能交替地供给到低电压系统电路和高电压系统电路中的车辆的再生控制系统,该技术能够在该车辆的再生控制系统中,抑制随着发电电压变化发生的再生制动力变动,并且能够提高再生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这样的方案。即,本发明的车辆的再生控制系统包括:
低电压系统电路,其具备低电压蓄电池;
高电压系统电路,其具备额定电压比上述低电压蓄电池的额定电压高的高电压蓄电池;
发电单元,其利用车辆的动能,发出与上述低电压系统电路相适合的低电压的电能或与上述高电压系统电路相适合的高电压的电能;
控制机构,其在车辆处于减速行驶状态时,以交替地发出上述低电压的电能和上述高电压的电能的方式控制上述发电单元,并且对发出上述低电压的电能的时间与发出上述高电压的电能的时间的比率进行占空比控制。
在该结构中,在将处于减速行驶状态的车辆的动能转换(再生)为电能的情况下,发电单元交替地发出低电压的电能(以下称作“低电压能量”)和高电压的电能(以下称作“高电压能量”)。即,发电单元将发电电压交替地切换成低电压和高电压,并连续发电。届时,将发电单元发出低电压能量的时间和发出高电压能量的时间之和(占空比控制的周期)设定为在再生制动力的大小大致恒定时乘员能感觉到的程度的较短周期。
在以上述方式控制再生制动时的发电电压时,能够抑制随着发电电压的切换而发生的再生制动力变化,并且能够向低电压系统电路和高电压系统电路都供给由车辆的动能再生得到的电能。另外,也不必使发电单元的发电动作间歇地停止,因此能够使动能的再生量尽可能多。此外,能够任意地设定低电压能量的发电时间与高电压能量的发电时间的比率,因此也能在1次的减速行驶中向低电压系统电路和高电压系统电路都供给期望量的电能。
因而,根据本发明,对于在车辆减速行驶时使该车辆的动能向电能再生,将再生得到的电能交替地供给到低电压系统电路和高电压系统电路中的车辆的再生控制系统,能够在该车辆的再生控制系统中,抑制随着发电电压变化发生的再生制动力变动,并且提高再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4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