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转振动衰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04163.1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4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渡会真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12 | 分类号: | F16F15/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振动 衰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转振动衰减装置,特别是涉及在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之间使扭转振动衰减且传递旋转扭矩的扭转振动衰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内燃机、电动机等驱动源和车轮等经由具有变速器等的驱动传递系连结,将来自驱动源的动力经由驱动传递系向车轮传递。然而,与驱动源连结的驱动传递系例如因将内燃机的扭矩变动产生的旋转变动作为起振源的扭转振动,而产生空腔共鸣、叮当声。
叮当声是指因以内燃机的扭矩变动造成的旋转变动为起振源的扭转振动而变速齿轮组的空转齿轮对撞击产生的叮当的异响。另外,空腔共鸣是指因以内燃机的扭矩变动作为起振力的驱动传递系的扭转共振造成的振动而在车室内产生的异响。
目前,公知有如下的扭转振动衰减装置:将内燃机、电动机等驱动源和车轮等连结而传递来自驱动源的旋转扭矩,并且使驱动源和具有变速齿轮组的驱动传递系之间的扭转振动衰减。
作为该扭转振动衰减装置,例如由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结的轮毂、具有离合器片的圆盘板、及将轮毂及圆盘板弹性连结且在轮毂及圆盘板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的弹性部件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其中,所述离合器片与驱动源侧的飞轮连结及解除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4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现有的扭转振动衰减装置中,由于弹性部件为在轮毂及圆盘板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的构成,所以不能增加轮毂及圆盘板的扭转角,难以实现弹性部件的低刚性化。
因此,不能提高扭转振动的衰减性能,在将扭转振动衰减装置夹装于内燃机和驱动传递系之间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够充分地使空腔共鸣、叮当声衰减这种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转振动衰减装置,其能够增大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的扭转角,实现弹性部件的低刚性化,可提高扭转振动的衰减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扭转振动衰减装置,其构成为,具备:第一旋转部件;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至少一组以上的输入齿轮对;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相对旋转自如地设置且具有与所述输入齿轮对啮合的输出齿轮的第二旋转部件;及一端部安装于所述输入齿轮对中的一个齿轮且另一端部安装于所述输入齿轮对中的另一个齿轮的弹性部件,所述输入齿轮对中的一个齿轮具有从所述一个齿轮的旋转中心轴沿半径方向离开设置且支承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部的第一支承部,所述输入齿轮对中的另一个齿轮具有从所述另一个齿轮的旋转中心轴沿半径方向离开设置且支承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部的第二支承部。
该扭转振动衰减装置的第一旋转部件具有由弹性部件连结的输入齿轮对,该输入齿轮对与输出齿轮啮合,因此,向第一旋转部件传递旋转扭矩时,通过第一旋转部件的旋转,输入齿轮对一边自转一边相对于输出齿轮公转。
而且,弹性部件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安装于从输入齿轮对中的一个齿轮及另一个齿轮的旋转中心轴沿半径方向分开设置的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因此,在输入齿轮对旋转时,弹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
由于该弹性部件的变形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于输入齿轮对的有效半径,从而在阻止输入齿轮对的旋转的方向上产生旋转扭矩,利用该旋转扭矩从第一旋转部件向第二旋转部件传递旋转扭矩。
此外,在第一旋转部件及第二旋转部件相对旋转时,弹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以使第一旋转部件及第二旋转部件的扭转振动衰减。
另外,由于输入齿轮对一边自转一边绕输出齿轮周围公转,弹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可以使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的扭转角广角化,使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的扭转刚性整体低刚性化,可以提高扭转振动的衰减性能。
输入齿轮对的有效半径是指弹性部件的反作用力作用于输入齿轮对的半径。该半径为在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从连结输入齿轮对中的一个齿轮及另一个齿轮的旋转中心轴的轴线偏移的状态下,将连结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的直线和输入齿轮对中的一个齿轮及另一个齿轮的旋转中心轴连结的直线。
该直线与连结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的直线正交,并且与连结输入齿轮对中的一个齿轮的旋转中心轴和第一支承部的直线及连结输入齿轮对中的另一个齿轮的旋转中心轴和第二支承部的直线具有一定的角度。
优选的是,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输出齿轮相对于所述输入齿轮对在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半径方向内侧与所述输入齿轮对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输入齿轮对的齿轮比被设定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4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油污机织过滤布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双稳态永磁真空断路器智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