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绝缘开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5791.1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4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白井英明;中野修;武井雅文;藤原金春;椎木元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2B13/02 | 分类号: | H02B13/02;H01H33/6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绝缘 开闭 装置 | ||
1.一种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封入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具备固定侧接触部、可动侧接触部、及可动接触件来构成断路部,所述可动侧接触部与所述固定侧接触部相对置地配置,所述可动接触件滑动自如地插入在所述可动侧接触部内,并对所述固定侧接触部和所述可动侧接触部之间进行电开闭;
在所述可动接触件所滑动的、所述断路部中的滑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硬碳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除了所述可动接触件的前端部插入所述固定侧接触部内而所述固定侧接触部和所述可动侧接触部电连接的状态时与所述固定侧接触部的触点端子接触的部分以外的、所述可动接触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所述硬碳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绝缘开闭装置还具备:
杆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可动接触件;以及
轴,贯通所述容器,设置为在维持气密性的同时能够旋转,将设置于所述容器的外部的转动设备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杆部件;
在所述轴所贯通的所述容器的与所述轴之间的滑动面、以及与所述容器的滑动面相滑动的所述轴的滑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所述硬碳膜。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侧接触部由圆筒容器构成,所述圆筒容器在所述固定侧接触部侧具有与所述可动接触件滑动的滑动通路部,并且具有与所述滑动通路部连通且通路截面积比所述滑动通路部大的缓冲部,
所述可动接触件由圆筒部件构成,所述圆筒部件在所述固定侧接触部侧的一端开口,在另一端侧的侧部具有使所述可动接触件的内部和所述缓冲部连通的连通口,
还具备活塞部,该活塞部设置于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缓冲部的内周面滑动,与所述可动接触件一起移动,
在所述活塞部所滑动的所述缓冲部的内周面以及在所述缓冲部的内周面上滑动的所述活塞部的滑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所述硬碳膜。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具备容器凸缘,该容器凸缘在维持与配管的一端之间的气密性的同时与所述配管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该配管用于将设于所述容器的外部的相邻设备的相邻设备容器和所述容器连接;
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所述硬碳膜的所述配管的一端的外周面及所述配管的一端的外周面所滑动的所述容器凸缘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所述硬碳膜。
6.一种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容纳在封入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并经由导体连接部连接的导体,
通过使形成于一方导体的端部的凸形滑动接触部和形成于另一方导体的端部的凹形滑动接触部配合而电连结,来构成所述导体连接部,
在所述凸形滑动接触部的与所述凹形滑动接触部之间的滑动面及所述凹形滑动接触部的与所述凸形滑动接触部之间的滑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硬碳膜。
7.一种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母线群,在封入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容纳导体而构成的多个母线经由凸缘一体地连接而成;
滑动脚,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于所述容器的下部;以及
基座,从下方支承所述滑动脚,并设置在基底上;
在与所述滑动脚接触的所述基座的接触面以及与所述基座接触的所述滑动脚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硬碳膜。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绝缘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碳膜是由类金刚石碳DLC构成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57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