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的功能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09413.0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东赛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04 | 分类号: | H05B33/04;G02F1/1333;G02F1/1339;H01L31/042;H01L51/50;H05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功能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的功能元件,就所述密封的功能元件而言,可通过简便的工序将以液晶显示元件、有机EL等元件、面状发光体、光器件、太阳能电池等有机功能元件为首的功能元件可靠地密封、尤其是可制成薄型元件。
背景技术
有机EL重量轻、薄型,作为外观优异的面状发光体被利用于移动电话、钟表、显示屏等。但是,有机EL从外部吸湿导致发光量降低。因此,为了维持长期稳定的发光量,也将有机EL用气体阻隔性膜密封。
另外,已知塑料膜被用于有机EL的密封,通过热封来将其密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并且,对这些塑料膜要求可以辨认显示部的透明性和表面平滑性。进而,为了防止形成于EL基板上的元件部的劣化,要求膜具有对氧和水蒸汽的屏蔽性优异的气体阻隔性并且没有针孔。
此外,近年来,要求以有机EL元件等有机元件为首的功能元件自身进一步薄型化、小型化。因此,也希望密封的功能元件的薄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5-36475 第37栏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67475 第19栏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37065 第23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可将有机EL或太阳能电池等功能元件可靠地密封、并且可使其薄型化、小型化的通过热封被密封的功能元件。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的功能元件,其是具有基材层(W)、功能元件层(X)、密封用层合膜(Z)的密封的功能元件,其特征在于,基材层(W)与密封用层合膜(Z)的热封性热塑性树脂层(E)通过热封而密合一体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密封用层合膜(Z)具有气体阻隔层(G)和热封性热塑性树脂层(E)。在更优选的方式中,密封用层合膜具有热封性热塑性树脂层(E)、吸水层(F)、气体阻隔层(G),它们按叙述顺序层合。
另外,作为基材层(W),玻璃基板、气体阻隔性膜层或赋予了绝缘层的金属薄板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中,作为将基材层(W)和密封用层合膜(Z)密合一体化的方式,特别优选它们的周边部或整个面通过热封性热塑性树脂层(E)的热封而密合一体化。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气体阻隔性膜的层,优选构成如下:由透明基材膜(Wa)、存在或不存在的无机薄膜层(Wb)、包含含有不饱和羧酸和/或其衍生物的聚合物的透明树脂层(Wc)构成,这些层按叙述顺序层合。
本发明的密封的功能元件通过热封这样的简便工序被可靠地密封,特别是在密封中使用气体阻隔性膜的情况下,由此可使功能元件的使用寿命长,并且能够使密封的功能元件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给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密封的功能元件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2是给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密封的功能元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3是给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密封的功能元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4是给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密封的功能元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5是给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密封的功能元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6是给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密封的功能元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7是给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密封的功能元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8是给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密封的功能元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例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密封的功能元件是具有基材层(W)、功能元件层(X)、密封用层合膜(Z)的密封的功能元件,其特征在于,基材层(W)与密封用层合膜(Z)的热封性热塑性树脂层(E)通过热封而密合一体化。
另外,热封性热塑性树脂层(E)的材料只要是通过熔粘在基材层(W)上而将功能元件密封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
在此作为功能元件层(X)的功能元件是要求高度的密封性的器件,具体可以举出液晶显示元件、有机EL等元件、面状发光体、光器件、太阳能电池等有机功能元件。
功能元件层(X)通常设置在基材层(W)的表面,但也可以设置在密封用层合膜(Z)侧的表面。
另外,密封用层合膜(Z)可以预先与热封性热塑性树脂层(E)一体化,但只要形成通过借助热封将功能元件密封从而在密封一体化后至少一部分具有热封性热塑性树脂层(E)的构成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东赛璐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东赛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9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显检测尺电气系统结构
- 下一篇:自动高温消失车线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