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及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3976.7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3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康之;冈本明夫;逸见义男;藤田皓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F28F3/04 | 分类号: | F28F3/04;B21D22/02;B21D31/00;B21D53/04;F28F21/08;B21D22/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用板件 板材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该原板材通过在钛制的平板材的表面形成凹部及凸部而形成,且在被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板件,所述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的特征在于,
当所述凸部的高度为Rz(μm),所述凹部的宽度为L(μm),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的间距为P(μm)时,以由(Rz×L/P)定义的形状参数成为12μm以下的方式形成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形状参数成为4μm以上的方式形成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在俯视下为圆形状,且在所述平板材的表面以锯齿状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高度Rz按十点平均粗糙度计为5μm以上,且在所述平板材的厚度为t(μm)时,该凸部的高度Rz为(0.1×t)μm以下。
5.一种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的制造方法,该原板材通过在钛制的平板材的表面形成凹部及凸部而形成,且在被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板件,所述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所述凸部的高度为Rz(μm),所述凹部的宽度为L(μm),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的间距为P(μm)时,以由(Rz×L/P)定义的形状参数为12μm以下的方式形成所述凹部及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形状参数成为4μm以上的方式形成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在俯视下为圆形状,且在平板材的表面以锯齿状配置所述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用板件的原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凸部的高度Rz按十点平均粗糙度计为5μm以上,且在所述平板材的厚度为t(μm)时该凸部的高度Rz为(0.1×t)μm以下的方式在所述平板材的表面形成所述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39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铸造钴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速钢片铣刀热处理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