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15481.8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5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合田匡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10 | 分类号: | H05B33/10;H01L51/50;H05B33/12;H05B33/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有各种组成或原理不同的装置。目前就其中一种而言,将有机电致发光(称为有机EL)元件(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使用于像素光源的显示装置正在被实用化。
该显示装置在支撑基板上配置排列了多个有机EL元件。于支撑基板上设定用于设置有机EL元件的区隔;通常,在支撑基板设置有间隔壁,该间隔壁用于区隔设置有机EL元件的区隔所对应的凹部。即,多个有机EL元件分别排列于间隔壁所区隔开的凹部。
有机EL元件由一对电极与设置于一对电极间的有机EL层构成,并通过依序层叠各构成要件来制作。
构成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层可通过涂布法形成。通过涂布法形成有机EL层时的状态如图4A及图4B所示。图4A及图4B表示通过涂布法形成有机EL层时的状态。
如图4A所示,首先将含有作为有机EL层的材料的墨液供给于支撑基板11上的由相邻间隔壁1所区隔开的区域即凹部2。所供给的墨液在进行干燥的同时发生收缩。
如图4B所示,其结果,于凹部2形成有机EL层3(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56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现有技术,确实可通过涂布法于凹部形成有机EL层。然而,难以通过涂布法形成具有所期望的形状的有机EL层,也存在形成有缺陷的有机EL层的情形。
参照图5及图6,说明通过涂布法所形成的有机EL层的形状。图5及图6为示意性地表示形成与所期望的形状不同的有机EL层的显示装置。
有机EL层3的膜厚优选为均匀地遍及该有机EL层3的全部的厚度。然而,例如如图5所示,有时会形成在间隔壁1与EL层3间的边界附近的膜厚极薄的有机EL层3。若形成这种有机EL层3,将造成有机EL层3的膜厚极薄的部分的电阻(Electrical resistance)极低而产生泄漏电流的问题。
此外,如图6所示,供给于由间隔壁1所区隔的凹部2的墨液沿着间隔壁1的表面濡湿扩展同时发生干燥,有时连间隔壁1的侧面上也形成了有机EL层3,有些情况下,也有墨液溢出而越过凹部2到达相邻凹部2,与原应供给至相邻凹部2的墨液混杂,而发生混色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形成所期望形状的有机EL层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下述[1]至[10]。
[1]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发光装置具有:支撑基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基板上且区隔设定于所述支撑基板上的凹部的间隔壁;以及设置于所述凹部且含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设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电致发光层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间隔壁的所述支撑基板的工序;
将含有形成有机电致发光层的材料的墨液,以所述凹部的容积的90%以上120%以下的体积,供给于所述凹部的工序;
固化所供给的墨液,形成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的工序;以及形成所述第二电极的工序。
[2]如[1]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间隔壁由在所述支撑基板上向规定行方向各自延伸的多条间隔壁部件构成,多条间隔壁部件,在与所述行方向不同方向的列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
[3]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墨液的粘度为15cP以上30cP以下。
[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墨液的浓度为10mg/mL以上30mg/mL以下。
[5]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间隔壁与所述墨液的接触角为5度以上50度以下。
[6]如[5]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准备所述支撑基板的工序之后,且在所述供给墨液的工序之前,实施氧等离子体处理。
[7]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墨液的表面张力为30mN/m以上72mN/m以下。
[8]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墨液含有沸点为190℃以上260℃以下的溶剂。
[9]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供给墨液的工序中,以液柱状流下墨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5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币机内胆钱币压缩装置
- 下一篇:光敏墨组合物和透明导体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