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21288.5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8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影山雄介;木村健;小林洋介;盐泽裕树;村田隼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转向 时运 行状 改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改善利用来自动力源的驱动力驱动车轮而能够行驶的车辆的转向时的运行状况、即转向响应、侧倾运行状况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为了降低油耗,车辆使用了滚动阻力小的节油轮胎,另外由于添加油耗应对装置等以及为此需要安装大容量的电池等导致车辆的悬挂装置的上侧的簧上重量有增加的倾向。
采用节油轮胎意味着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簧上重量的增加意味着悬挂行程变大。
该路面摩擦系数的降低以及悬挂行程的增大均产生以下作用:使进行操纵转向轮的转向时的转向响应、即转向时的车辆前部的转向响应(初始回转性)降低。
特别是对于仅使用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由于将大型的重电池设置在车身地板下面的中央部,因此不能忽视上述转向响应的降低。
悬挂行程的增大还使车身的前后方向轴线周围的倾斜运行、即侧倾加剧。
如上所述,作为改善处于降低趋势的转向响应的对策,以往提出了以下对策: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那样,通过在悬挂装置的安装部中使用高刚性的弹性套筒、高刚性的隔离件来提高悬挂装置的安装刚性。
另外,作为避免车身侧倾变大的对策,一般情况下通常将构成悬挂装置的减震器的振动阻尼力变大。
但是,如上所述,在提高悬挂装置的安装刚性、或者将减震器的振动阻尼力变大的对策中,悬挂装置的弹簧常数变大,从而产生与振动、噪音有关的新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1327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车辆的转向时行为运行状况改善装置:不对悬挂装置的安装刚性、减震器的振动阻尼力进行任何变更,因而不会由于悬挂装置的弹簧常数变大而产生与振动、噪音有关的新的问题,并能够改善车辆的转向时的转向响应、侧倾运行状况。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装置特征在于,对用于通过利用来自动力源的驱动力驱动车轮而能够行驶的车辆设置有以下结构单元:转向检测单元,其检测是否进行了操纵车辆的转向轮的转向;以及驱动力增大单元,当由转向检测单元检测到进行转向时,该驱动力增大单元使对上述车轮施加的驱动力暂时增大。
根据所述本发明的车辆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装置,在转向时通过暂时增大车轮驱动力能够使转向轮的回转力矩增大,从而明显转向轮的横向力增加,由此车辆的偏行率迅速上升,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的转向响应性。
而且,根据本发明,不像以往那样将悬挂装置的安装刚性、减震器的振动阻尼力增大,因而不会由于悬挂装置的弹簧常数变大而产生与振动、噪音有关的新的问题,并能够实现上述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装置的车辆的驱动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的概要系统图。
图2是表示由图1中的电动马达控制器执行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3是图2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控制的动作时间图,图3的(a)是表示驱动扭矩校正量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时间图,图3的(b)是表示偏行率的差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时间图,图3的(c)是与没有进行图2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控制的情况相比较来表示各转向轮所产生的回转力矩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时间图。
图4是表示与转向轮的轮胎接地面有关的各量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车辆各量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由进行了图2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控制的情况下的内外轮回转力矩差导致的横向力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时间图。
图7是图2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控制的动作时间图,图7的(a)是与没有进行图2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控制的情况相比较来表示车速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时间图,图7的(b)是与没有进行图2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控制的情况相比较来表示车辆俯仰角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时间图,图7的(c)是与没有进行图2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控制的情况相比较来表示侧倾角差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结构>
图1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时运行状况改善装置的车辆的驱动系统及其控制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图1的车辆为通过对还作为转向轮的左右前轮1L、1R进行驱动而能够行驶的电动汽车。
当驱动这些左右前轮1L、1R时,电动马达(动力源)2经由减速器(包括差速齿轮装置)3来驱动该左右转向轮1L、1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1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