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1661.7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9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洋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F02F1/24;F02F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来自排气系统的排气气体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向吸气系统回流的EGR装置(排气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作为柴油发动机等的排气气体处理措施,公知通过使来自排气系统的排气气体的一部分向吸气系统回流的EGR装置(排气气体再循环装置),将燃烧温度抑制得较低并减少排气气体中的NOx(氮的氧化物)量的技术。另外,在具有这种EGR装置的发动机中,还公知有基于吸气压和排气压的压力差(吸排气的差压)修正处于连接排气系统和吸气系统的回流管路中的EGR阀的开度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2-434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599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检测进排气的压力差的差压传感器一般借助固定用的支架被支承在发动机上。该情况下,差压传感器通过螺栓被紧固于固定在发动机上的支架。而且,吸气歧管和差压传感器通过吸气压取出配管被连通连接,并且排气歧管和差压传感器通过排气压取出配管被连通连接。
但是,在发动机的周围,除了差压传感器以外,还存在大量的辅机、配管及布线等,从而避开它们的同时进行支架及差压传感器的组装作业是非常麻烦的,组装作业性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另外,从组装工时、零件个数方面来看,还带来成本升高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技术课题是研究这样的现状,提供一种进行了改良的发动机。
在搭载在作业机上的发动机中,通过根据曲轴的旋转从曲柄角传感器输出的曲柄角信号和根据凸轮轴的旋转从凸轮角传感器输出的凸轮角信号的组合来进行气缸判别,基于该气缸判别结果,执行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及点火。通过这样的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及点火来驱动发动机(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44440号公报等)。这里,气缸判别是指限定发动机中的1个循环(720°CA)的曲轴的曲柄角(旋转位置)。
在这种的发动机中,在曲轴方向的一侧面部(为便于说明,称为发动机的后面侧)配置有与曲轴一体旋转的飞轮。在安装在飞轮上的曲轴用脉冲发生器的外周侧接近地配置有曲柄角传感器。随着曲轴的旋转,曲轴用脉冲发生器的被检测部通过曲柄角传感器的附近,由此曲柄角传感器输出曲柄角信号。
另外,在发动机的前面侧(曲轴方向的另一侧部)配置有固定在曲轴上的曲柄齿轮、和固定在凸轮轴上的凸轮齿轮。与曲柄齿轮连动地使凸轮齿轮及凸轮轴旋转,来驱动与凸轮轴关联的阀门机构,由此,发动机的吸气阀、排气阀进行开闭动作。在安装在凸轮齿轮上的凸轮轴用脉冲发生器的外周侧接近地配置有作为旋转角检测构件的凸轮角传感器。随着凸轮轴的旋转,凸轮轴用脉冲发生器的被检测部通过凸轮角传感器的附近,由此凸轮角传感器输出凸轮角信号。
凸轮轴及凸轮齿轮是构成发动机的齿轮系的要素,齿轮系被收容在固定于发动机的前面侧的齿轮箱内。检测凸轮齿轮(也可以说是凸轮轴)的旋转角的凸轮角传感器以面对凸轮轴用脉冲发生器的方式被嵌入地安装在形成于齿轮箱的外表面侧的通孔中。由此,凸轮角传感器的基部(与电线束连接的部分)成为向齿轮箱的外侧露出的状态。
但是,在所述以往的结构中,由于成为凸轮角传感器的基部向齿轮箱的外侧露出的状态,所以例如在作业机的行驶过程中,从地面跳起的飞石、垃圾这样的异物接触到凸轮角传感器的基部,从而导致凸轮角传感器的故障、损坏的问题。
另外,在搭载在作业机上的发动机或发动机舱中,例如以噪音抑制这样的目的安装有隔音罩体。将隔音罩体直接安装在发动机上的情况下,将隔音罩体覆盖在发动机的上表面侧,将隔音罩体重叠地固定在收容发动机的齿轮系的齿轮箱的外表面侧的情况较多。
本发明着眼于隔音罩体的存在,其第二技术课题是提供以能够保护安装在齿轮箱上的旋转角检测构件的方式实施了改良的发动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发动机,具有将来自排气系统的排气气体的一部分作为EGR气体向吸气系统回流的EGR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覆盖气缸盖的上方的盖罩上安装有检测所述吸气系统的吸气压和所述排气系统的排气压之间的差压的差压检测构件,在所述气缸盖上形成有与所述吸气系统连通的吸气压取出通路,在所述盖罩上形成有与所述差压检测构件相连的吸气压导入通路,使所述吸气压取出通路和所述吸气压导入通路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株式会社,未经洋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1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敏和硬质两用互换印章
- 下一篇:用于上版机的钢丝绞盘联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