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单元延迟改变的建模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1719.8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Q-Y·唐;陈强;S·蒂鲁玛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9/44;G11C2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黄耀钧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设计 自动化 单元 延迟 改变 建模 | ||
1.一种用于机器可读文件指定的目标电路设计的设计优化方法,所述目标电路设计包括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计算机系统针对具有初始形式的单元执行单元修改程序以修改所述单元的特性以产生修改的单元;
确定所述修改的单元的单元切换行为中的事件的特性,其中所述事件的所述特性的改变与由于所述修改程序所致的所述单元的延迟改变相关;并且
根据所确定的事件的特性,确定用于所述修改的单元的延迟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事件是单元切换行为中的从其中一个行为支配所述单元切换的第一区域向其中另一行为支配单元切换的第二区域的转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是包括有竞争的上拉电流和下拉电流的短路行为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区域是影响所述单元的输出的上拉电流和下拉电流之一支配的电流流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事件的所述特性是电压VSC的值,其中VSC等于用于以所述修改形式的所述单元的与用于所述修改的单元的输出电压相等的输出电压,并且根据单元切换行为的计算机实施的模型,所述事件是在输入电压Vin穿越短路行为范围以外时的点,在所述短路行为范围中,所述输入电压Vin在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阈值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元是反相器,并且根据单元切换行为的计算机实施的模型,所述事件是在输入电压Vin从在用于上拉晶体管的阈值Vtp与用于下拉晶体管的阈值Vtn之间的范围以内向以外穿越时的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事件的所述特性是电压VSC的值,其中VSC等于在所述事件用于以所述修改形式的所述单元的输出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电路修改程序包括识别所述目标电路设计中的具有可用时序松弛的电路路径,并且向受到根据所述可用时序松弛的约束的所述识别的电路路径中的单元应用所述单元修改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路修改程序包括应用受延迟约束的单元栅极长度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单元库,所述单元库包括用于所述单元的条目,所述条目具有用于以初始形式的所述单元的延迟模型的参数、用于估计为所述初始形式的修改的函数的所述事件的所述特性的模型的参数和用于估计为所述特性的函数的相对于所述初始形式的延迟而言的延迟改变的延迟改变模型的参数;并且其中所述机器可读文件包括使用所述单元库来指定在布局和布线之后的所述目标电路设计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机器可读文件包括版图文件并且包括电路路径集,所述版图文件指定包括多个单元的所述目标电路设计,所述版图文件指定所述单元的部件的形状、所述多个单元的布局和在所述单元之间的互连。
11.一种用于针对机器可读文件指定的目标电路设计减少泄漏功率的设计优化方法,包括:
使用计算机针对所述目标电路执行通过向版图中的单元应用栅极长度调整可实现的用于时序约束的泄漏功率减少的过程;
选择所述版图中的单元用于修改;
向所述选择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晶体管应用栅极长度调整以产生修改的单元;
确定所述修改的单元中的单元切换行为中的事件的特性,其中所述事件的所述特性的改变与由于所述栅极长度调整所致的所述选择的单元的延迟改变相关
根据所述事件的所述特性,确定用于在所述栅极长度调整之后所述修改的单元的延迟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事件是单元切换行为中的从其中一个行为支配单元切换的第一区域向其中另一行为支配单元切换的第二区域的转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是包括有竞争的上拉电流和下拉电流的短路行为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区域是影响所述修改的单元的输出的上拉电流和下拉电流之一支配的电流流动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17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