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预填充注射器中使用的塞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4129.0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1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M·V·奎因;E·希勒;鞠刚;关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15 | 分类号: | A61M5/31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钱亚卓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注射器 使用 塞子 | ||
1.一种塞子,所述塞子用于与在注射器筒管内使用的柱塞杆附装,所述塞子包括:
(a)主体,所述主体限定敞开的后端部和封闭的前端部,所述敞开的后端部用于接收所述柱塞杆的向前的前端部附装部分,所述主体包括内表面;
(b)芯构件,所述芯构件邻近所述封闭的前端部与所述主体成一体地形成,所述芯构件包括具有锥形尖端的鼻部分,所述锥形尖端构造成用于进入所述注射器筒管的出口开口;和
(c)至少第一肋部,所述至少第一肋部围绕所述主体的周边径向向外地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子,包括至少第二肋部,所述至少第二肋部围绕所述主体的周边径向向外地延伸,所述第二肋部用于与所述注射器筒管形成主动密封;和
锥形部,所述锥形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内表面上,所述锥形部用于与所述柱塞杆的向前的前端部附装部分上的对应锥形部接触,接触的所述锥形部一起协同操作以使得在向前的力施加到所述柱塞杆时所述塞子将径向力施加到所述注射器筒管,
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侧壁,用于容纳在具有第一内径壁部分的注射器筒管内,所述锥形尖端具有第二直径并且用于接触具有第二内径壁部分的筒管出口,并且所述封闭的前部分具有锥形壁轮廓,所述锥形壁轮廓构造成用于与在所述第一筒管内径壁部分与所述第二筒管内径壁部分之间延伸的筒管内壁的锥形壁部分协同操作,用于防止回流,从而减小所述塞子与所述筒管内壁之间的死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塞子,其中,所述主体包括至少第三肋部,并且所述第一肋部、第二肋部和第三肋部围绕所述主体的周边径向向外地延伸并且沿着所述主体轴向地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子,其中,所述主体包括从所述敞开的后端部轴向向内地延伸的至少一个底切部分,所述底切部分用于将所述柱塞杆的所述前端部锁定在所述塞子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子,其中,所述主体的所述内表面的所述锥形部具有从所述主体的侧壁部分到所述芯构件的连续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子,其中,所述封闭的前部分具有从所述鼻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一肋部的第一斜面,并且从所述注射器筒管的出口开口延伸到所述注射器筒管的顶侧壁部分的所述注射器筒管的锥形部具有第二斜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斜面比所述第二斜面更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塞子,其中,在向前的力施加到所述塞子时,所述塞子的鼻部分接触所述筒管出口以防止回流,并且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协同操作以及所述筒管内壁相对于至少第一肋部的径向压力导致所述塞子纵向延伸,以便使所述鼻部分延伸到所述筒管出口中,从而防止回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塞子,其中,所述第一斜面的角比所述第二斜面的角小大约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塞子,其中,在向前的力施加到所述柱塞杆时,所述塞子的纵向膨胀导致所述第一斜面的角增大大约2.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子,其中,所述敞开的后端部由周边边缘部分限定,并且所述边缘部分的外表面包括从所述外表面延伸的至少一个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子,其中,所述芯构件包括由侧壁部分限定的后芯部分,所述侧壁部分从芯底表面延伸到在所述后芯部分与所述塞子的锥形表面之间的交叉点,并且所述侧壁部分基本沿着其整个长度是大致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41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施加系统的配送单元
- 下一篇:生物学雌性避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