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移动玻璃板的红外加热和/或冷却的辐照准直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5968.4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S·R·伯德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235 | 分类号: | C03B5/235;C03B5/24;C03B5/16;C03B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丁晓峰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 玻璃板 外加 热和 冷却 辐照 准直仪 | ||
要求在先提交的美国申请的优先权权益
本申请根据35U.S.C.§120要求2010年5月26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序列号第12/787,737号的优先权权益。该文献的内容和本文提到的公开物、专利和专利文献的全部内容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改进的温度控制装置来帮助制造基本上无应力的等厚玻璃板的玻璃制造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可用在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的平板显示器中的玻璃板的制造商一直在努力改进玻璃制造系统来生产等厚且基本上无应力的玻璃板。改进玻璃制造系统来生产这种玻璃板的一种方式是本发明的主题。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描述了一种玻璃制造方法、一种玻璃制造系统和一种改进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受控元件和辐照准直仪的阵列)。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玻璃制造方法、玻璃制造系统和改进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有利实施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制造系统,包括:(a)至少一个容器,该至少一个容器构造成提供熔融玻璃;(b)成形设备,该成形设备构造成接收熔融玻璃并形成玻璃板;(c)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构造成控制跨越玻璃板宽度的加热或冷却速率;(d)拉辊组件,该拉辊组件构造成接纳并牵拉玻璃板;以及(c)切割机,该切割机构造成将玻璃板切割成各个玻璃板。温度控制装置包括:(i)控制器;(ii)温度受控元件的阵列,该阵列连接到控制器;以及(iii)辐照准直仪,该辐照准直仪定位在温度受控元件与玻璃板之间。在一实例中,控制器构造成控制每个温度受控元件的温度,使得温度受控元件和辐照准直仪的组合共同用高度空间分辨率冷却玻璃板的不同部分,从而降低玻璃板内的应力和/或控制玻璃板的厚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配合料熔融以形成熔融玻璃;(b)处理熔融玻璃以形成玻璃板;(c)使用温度控制装置控制跨越玻璃板宽度的加热或冷却速率;(d)牵拉玻璃板;以及(e)将玻璃板切割成各个玻璃板。温度控制装置包括:(i)控制器;(ii)温度受控元件的阵列,该阵列连接到控制器;以及(iii)辐照准直仪,该辐照准直仪定位在温度受控元件与玻璃板之间。在一实例中,控制器构造成控制每个温度受控元件的温度,使得温度受控元件和辐照准直仪的组合共同用高度空间分辨率冷却玻璃板的不同部分,从而降低玻璃板内的应力和/或控制玻璃板的厚度。
在又一方面,本发明包括一种构造成控制跨越移动材料件宽度的加热或冷却速率的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包括:(a)控制器;(b)温度受控元件的阵列,该阵列连接到控制器;以及(c)辐照准直仪,该辐照准直仪定位在温度受控元件的阵列与移动材料件之间。辐照准直仪包括多个单元,其中每个单元具有沿相对于多个温度受控元件的大致垂直方向的开口通道,且其中每个单元具有沿相对于移动材料件方向的大致平行方向的壁。在一实例中,控制器构造成控制每个温度受控元件的温度,使得温度受控元件和辐照准直仪的组合共同用高度空间分辨率冷却材料件的不同部分。
本发明另外的方面将在随后的详细描述、附图和任一权利要求中部分地陈述,且可根据该详细描述部分地被推导,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部分地获知。应当理解,前面的概述和后面的详述都只是举例和解释,不对所披露的发明构成限制。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时参照以下详细说明可得到本发明的更完整理解,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使用熔融工艺和改进温度控制装置来制造玻璃板的示例性玻璃制造系统的示意图;
图1B是示出作为图1B所示玻璃制造系统的一部分的成形设备、改进温度控制装置和拉辊组件的立体图;
图2A-2C是更详细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改进温度控制装置的三个示意图;
图3是用于帮助揭示与使用改进温度控制装置相关优点的辐照视角因子函数Fi(x,y)的图表;
图4是用于帮助揭示改进温度控制装置的功能的示意图;以及
图5-6是示出测试改进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进行模拟的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5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加工横销帽顶夹具
- 下一篇:减震器活塞杆铣双扁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