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8359.4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3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权恒道;田村正则;水门润治;关屋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17/354 | 分类号: | C07C17/354;B01J23/44;B01J23/50;B01J27/10;B01J27/13;B01J27/32;B01J38/10;C07C17/358;C07C21/18;C07B6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玉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化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六氟-1,3-丁二烯制造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方法,其经由六氟-2-丁炔,并且通过流通式的催化反应来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通过催化反应进行六氟-1,3-丁二烯的异构化而得到六氟-2-丁炔的第1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工序的催化剂为卤化氧化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通过使氯氟烃CFCs、氢氯氟烃HCFCs、或氢氟烃HFCs与氧化铝在20~600℃下反应而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工序的反应温度为20~4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通过催化氢化反应由六氟-2-丁炔得到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第2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工序的催化剂是使选自钯、铜、银、铋中的至少一种金属负载到载体上而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氟化铝、氧化铝、或活性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使钯与铋的混合物负载到氟化铝上而得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用芳香族胺进行前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芳香族胺为喹啉。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工序和第2工序通过连续的1个工序来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由六氟-1,3-丁二烯向六氟-2-丁炔的异构化,并对所得到的组合物不进行纯化而紧接着进行催化氢化。
14.一种六氟-2-丁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六氟-1,3-丁二烯制造六氟-2-丁炔的方法,其中,通过流通式的催化反应进行六氟-1,3-丁二烯的异构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卤化氧化铝。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使氯氟烃CFCs、氢氯氟烃HCFCs、或氢氟烃HFCs与氧化铝在20~600℃下反应而得到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六氟-1,3-丁二烯向六氟-2-丁炔的异构化反应的温度为20~400℃。
18.一种制造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六氟-2-丁炔通过催化氢化反应来制造顺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方法,其中,以流通式反应来进行反应,并且氢化催化剂是使选自钯、铜、银、铋中的至少一种金属负载到载体上而得到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多孔性氟化铝、氧化铝、或活性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使钯与铋的混合物负载到氟化铝上而得到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用芳香族胺进行前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胺为喹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未经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83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振动电机的过筛装置
- 下一篇:池塘半人工繁殖连续注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