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状冻结性优良的冷轧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1182.3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7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木津太郎;安原英子;藤田耕一郎;高城重宏;花泽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06;C22C38/3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状 冻结 优良 冷轧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形状冻结性优良的冷轧薄钢板,对薄钢板实施使用表面粗糙度Ra为2.0μm以下的轧辊的表面光轧而成,所述薄钢板具有如下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0%以下、Si:0.05%以下、Mn:0.1~1.0%、P:0.05%以下、S:0.02%以下、Al:0.02~0.10%、N:小于0.005%,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具有以平均结晶粒径d:5~30μm的铁素体相为主体的组织,所述冷轧薄钢板的特征在于,具有150MPa以下的比例极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薄钢板,其特征在于,形成如下组成:在上述组成的基础上,以质量%计还含有选自Ti:0.005~0.08%、Nb:0.010~0.030%、B:0.0003~0.0030%、Cr:0.1~1.0%、Mo:0.1~1.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一种形状冻结性优良的冷轧薄钢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轧薄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热镀锌层、合金化热镀锌层或电镀锌层而成。
4.一种形状冻结性优良的冷轧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对钢原材依次实施热轧工序和冷轧工序,形成冷轧板,对该冷轧板实施退火工序,形成冷轧退火板,所述钢原材具有如下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0%以下,Si:0.05%以下,Mn:0.1~1.0%、P:0.05%以下,S:0.02%以下,Al:0.02~0.10%、N:小于0.005%,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退火工序为:对所述冷轧板在退火温度:730~850℃范围的温度下加热30s以上,然后,实施以平均冷却速度:5℃/s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00℃以下的温度的退火处理,形成具有以平均结晶粒径d:5~30μm的铁素体相为主体的组织的冷轧退火板,
在所述退火工序后,使用表面粗糙度Ra为2.0μm以下的轧辊,对所述冷轧退火板实施将表面光轧伸长率(%)与该冷轧退火板的平均结晶粒径d(μm)对应地设定在(0.05~0.20)d(%)的范围内的表面光轧,形成比例极限为150MPa以下的冷轧薄钢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退火-热镀锌处理工序来代替所述退火工序,所述退火-热镀锌处理工序为:对所述冷轧板在退火温度:730~850℃范围的温度下进行退火,以5℃/s以上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600℃以下的温度,实施热镀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轧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退火-热镀锌处理工序后,进一步实施对热镀锌层进行合金化处理的合金化处理工序。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轧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如下组成:在上述钢原材的组成的基础上,以质量%计还含有选自Ti:0.005~0.08%、Nb:0.010~0.030%、B:0.0003~0.0030%、Cr:0.1~1.0%、Mo:0.1~1.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11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