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料泡制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2432.5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9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A.E.奎因;M.卡雷曼;T.J.P.格布兰达;E.J.穆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0 | 分类号: | A47J31/4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桢;杨炯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料 泡制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泡制机,其适于一致地提供多种新鲜泡制的饮料的各个单份。
背景技术
除了水之外,茶是所有饮料中最广泛消耗的一种。据估计茶的全球人均消耗量为0.1升/天。此外,诸如水果冲剂、冰茶和咖啡的其它泡制饮料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地被消耗。在西方国家,泡制的饮料往往在家中制备,但存在消费者在家外(例如在咖啡馆和酒吧)消费这样的饮料的不断增加的趋势。据认为,消费者更喜欢享受饮料泡制体验,这种体验涉及的不只是获得可浸泡材料和热水。因此需要一种替代的泡制方法。
饮料泡制机是已知的。例如,公布为US 2007/0034083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诸如咖啡、茶、烤大麦咖啡、甘菊茶和类似的泡制品和浸剂的泡制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包含在料斗中的热水向下流动通过阀门以产生一种雨伞效应,以迫使向下流动的水贴着泡制室的壁,从而使它们清除泡制残余物。然而,使用这样的“雨伞”喷淋器是低效的,并且需要大量的水。
US 2,827,845公开了一种饮料制作机和冲洗系统,饮料制作机包括在泡制室下部中的切向水或空气入口或风口,冲洗系统包括在泡制室上端中的切向取向的喷嘴或风口。
GB 1,040,095公开了一种饮料泡制设备,其中泡制的水和空气通过与壁基本上相切的开口进入泡制室。
WO 02/43540公开了一种茶泡制机,其具有外壳、用于接纳叶茶的器皿、用于将热水供应到器皿的热水供应装置、用于物理搅拌器皿内的叶茶以最大化浸泡速率和程度的装置、以及用于在分配之前将浸剂虹吸离开器皿的虹吸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热水作为水射流被泵入泡制器皿中。
虽然这样的机器性能良好,但存在与泡制过程的功效有关的缺点,包括在每份饮料之间移除整个泡制器皿以便清洁和添加新的一份的成分。此外,使用从上方导入泡制器皿的水射流需要高的操作压力。
本发明优选地涉及下列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饮料泡制设备,其包括极少的活动部件并可进行有效且高效的泡制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饮料泡制设备,其适于一致地提供多种新鲜泡制的饮料的各个单份;并且提供有效的冲洗步骤,以便防止在单独的泡制品之间串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饮料泡制设备,其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泡制体验。
发明内容
现在已经发现可以使用操作简单且包括极少活动部件的泡制设备来提供多种新鲜泡制的饮料的各个单份。通过使用和操作该设备,可以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此外,据发现,通过使用入水口将水引入饮料泡制机的泡制室实现了改进的冲洗,其中入水口引导水围绕泡制室的壁流动。特别地,据发现,当这样的入水口与用于用空气或水搅拌可浸泡材料的搅拌装置结合时,实现了例如具有改进的搅拌的改进的泡制过程。
因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饮料泡制机,其包括至少一个水源和泡制室,其中泡制室由壁和基部定界,其中,泡制室还包括出口和与至少一个水源连通的至少一个入水口,
其中
至少一个入水口布置成相对于壁成小于45度的角度(θ塞塔),以围绕泡制室的壁引导进水;
其特征在于
a. 泡制机还包括空气泵,并且泡制室还包括与空气泵连通的至少一个流体出口,和/或
b. 泡制机还包括至少一个下入水口,其定位在至少一个入口下方且布置成相对于壁成至少45度的角度(α阿尔法)。
已经发现,相比常规的饮料泡制机,以这种方式将水引入泡制室导致泡制室的更有效的冲洗和清洁,并且需要更少的水和更不复杂的活动部件。此外,已经发现,布置成将进水围绕泡制室的壁引导的入水口与通过空气或水流搅拌泡制水中的可浸泡材料的搅拌装置的结合导致附加有益效果,例如,改进的搅拌、废水的减少、在泡制期间水喷溅量的减少以及看起来更吸引消费者的泡制过程。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泡制饮料的方法,其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将可浸泡材料引入具有壁的泡制室;
将水供应到泡制室;
允许可浸泡材料与水混合,从而形成泡制液;
允许从泡制室排空泡制液;以及
将一份水经由至少一个入水口供应到泡制室;
其特征在于,该份水围绕壁被引导,从而冲洗泡制室。
定义
饮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未经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2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