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和具备该导管结构的减压脱泡装置以及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和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37309.2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8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永田孝弘;三好涉;伊藤肇;滨本浩明;佐佐木道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5/225 | 分类号: | C03B5/225;C03B5/182;C03B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冯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 玻璃 导管 结构 具备 减压 脱泡 装置 以及 方法 玻璃制品 制造 | ||
1.一种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为由金属制的中空管构成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结构为至少将下游端设成由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双重管结构,在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架设与所述内管和外管连接的支承肋;
所述支承肋具备内直线部、外直线部和连接壁部,其中,所述内直线部沿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内管的外表面接合,且在其接合面的大致法线方向上具有宽度,所述外直线部沿所述外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管的内表面接合,且在其接合面的大致法线方向上具有宽度,所述连接壁部从所述内直线部及外直线部延伸形成并使所述内直线部和外直线部成为一体;
在连接壁部的位于所述内直线部的一侧端部和所述外直线部的一侧端部之间的一侧缘处形成凹部,该凹部使所述一侧缘的两端经由圆角部延伸到各所述直线部的一侧端部,在连接壁部的位于所述内直线部的另一侧端部和所述外直线部的另一侧端部之间的另一侧缘处形成凹部,该凹部使所述一侧缘的两端经由圆角部延伸到各所述直线部的一侧端部,并且在所述内直线部的两端侧和所述外直线部的两端侧分别形成与所述圆角部连续的突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深度被设成相对于所述支承肋的内直线部的总长度和外直线部的总长度中的较长者的总长度在10%以上、42%以下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出部的顶端侧的接合面的大致法线方向上形成有宽度均等的突出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片的顶端形状被设成通过抵接在所述内管外表面或所述外管内表面而在所述外表面上或内表面上形成阶梯部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区域是使在外管的内侧流动的熔融玻璃中包含异物或气泡的可能性高的边界层流作为主体通过的区域,在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区域的末端侧设置有将所述边界层流从熔融玻璃流的中心侧的主流分离出来的单元。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壁厚与内管的壁厚不同,壁厚较大的管通过所述支承肋支承另一方的管。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壁厚与内管的壁厚不同,所述外直线部和内直线部中的与壁厚较大的管连接的一侧的直线部的长度形成为比另一方的直线部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壁厚形成为大于内管的壁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管的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架设多个所述支承肋。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内直线部和外直线部成为一体的连接壁部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内管侧到所述外管侧朝着熔融玻璃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倾斜,所述内直线部与所述内管接合的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和所述外直线部与所述外管接合的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被设成沿熔融玻璃的流动方向位于不同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直线部的两端侧形成的突出片中,所述内管的下游侧的突出片的长度形成为比所述内管的上游侧的突出片的长度更长。
12.一种减压脱泡装置,其包括减压脱泡槽、向该减压脱泡槽供应熔融玻璃的上升管以及将减压脱泡后的熔融玻璃从该减压脱泡槽排出的下降管,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应用于所述下降管的末端侧或与下降管连接的延长管。
13.一种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其为使用包括减压脱泡槽、向该减压脱泡槽供应熔融玻璃的上升管以及将减压脱泡后的熔融玻璃从该减压脱泡槽排出的下降管的减压脱泡装置来对熔融玻璃进行减压脱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管的末端侧或与下降管连接的延长管采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结构,从而将所述熔融玻璃的一部分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373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