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42913.4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8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正美;滋田浩彰;中川望;葛原几多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41/40 | 分类号: | C07C41/40;C07C4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三羟 甲基 丙烷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在碱催化剂的存在下,从包含使正丁醛与甲醛反应而得到的三羟甲基丙烷(TMP)、二三羟甲基丙烷(di-TMP)、三三羟甲基丙烷(tri-TMP)和双三羟甲基丙烷(bis-TMP)的反应液回收二三羟甲基丙烷,
该方法包括工序(Ⅵ)和工序(Ⅶ),
工序(Ⅵ),将该反应液(A1)以蒸馏除去未反应的甲醛,得到含有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A2),接着用有机溶剂(Y1)萃取反应产物,利用蒸馏除去有机溶剂(Y1),蒸馏所得到的粗三羟甲基丙烷(A3),蒸馏将精制三羟甲基丙烷(A4)分离时所得到的蒸馏釜残留物;
工序(Ⅶ),利用包含脂肪族酮的有机溶剂(Y2)使所得到的含有二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析出结晶,
且(1)相对于100质量份di-TMP,工序(Ⅵ)的蒸馏馏分中的bis-TMP为10质量份以下,相对于100质量份di-TMP,tri-TMP为5质量份以下,
(2)在工序(Ⅶ)中,在加压下且在超过所述有机溶剂(Y2)在常压时的沸点的温度开始析出结晶,以2℃/分钟以下的速度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序(Ⅰ),在碱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正丁醛与甲醛反应,得到含有三羟甲基丙烷、二三羟甲基丙烷并含有作为副产物的双三羟甲基丙烷和/或三三羟甲基丙烷的反应液(A1);
工序(Ⅱ),利用蒸馏从反应液(A1)除去未反应的甲醛,得到含有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A2);
工序(Ⅲ),用有机溶剂(Y1)萃取包含于含有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A2)中的反应产物;
工序(Ⅳ),利用蒸馏从工序Ⅲ中得到的萃取液除去有机溶剂(Y1),得到粗三羟甲基丙烷(A3);
工序(Ⅴ),蒸馏粗三羟甲基丙烷(A3),将精制三羟甲基丙烷(A4)分离,从釜残留物得到含有二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B1);
工序(Ⅵ),进一步蒸馏含有二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B1),作为馏分分离含有二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B2);以及
工序(Ⅶ),利用包含脂肪族酮的有机溶剂(Y2)使含有二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B2)析出结晶,得到二三羟甲基丙烷(B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Ⅵ中,使用组合有薄膜蒸发器和精馏塔的蒸馏器,进一步蒸馏含有二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B1)时的塔底压力为0.1~1.0kPa。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Ⅵ中,进一步蒸馏含有二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B1)时的塔底温度为250~300℃。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供给工序Ⅶ的含有二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B2)的三三羟甲基丙烷的浓度,相对于100质量份二三羟甲基丙烷,为5质量份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供给工序Ⅶ的含有二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B2)的双三羟甲基丙烷的浓度,相对于100质量份二三羟甲基丙烷,为10质量份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Ⅶ中使用的有机溶剂(Y2)为丙酮。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Ⅶ中,有机溶剂(Y2)/含有二三羟甲基丙烷的液体(B2)的质量比为0.5~20。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Ⅶ中,结晶析出开始温度为70~90℃。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Ⅶ中,结晶析出开始压力为0.11~0.3MPa。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Ⅶ中,在结晶析出开始温度保持0.1~5小时。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二三羟甲基丙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Ⅶ中,结束结晶析出的温度为4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29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通过安装标记快速完成卡箍装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