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48170.1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宫泽杉夫;渡边敬一郎;大桥玄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30 | 分类号: | H01J61/30;B28B11/00;H01J9/24;H01J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钟守期;杨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陶瓷管,为高亮度放电灯用陶瓷管,所述陶瓷管具有:发光部(12),在其内部进行发光;电极密封用的第一毛细管(14a)和第二毛细管(14b),分别一体形成在该发光部(1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光部(12)的靠近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位置具有贯通孔(16),该贯通孔(16)从该发光部(12)的内部向所述发光部(12)的外部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延伸方向相同。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16)的轴线(m1)和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轴线(n1)平行。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16)形成在所述发光部(12)的、比对应于被所述第一毛细管(14a)密封的电极(26A)端部的位置(Pb)靠近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位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16)形成在所述发光部(12)的以下位置,即该贯通孔(16)的轴线(m1)和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轴线(n1)的距离(La)在所述第一毛细管(14a)外径(Da)的0.55倍以上的位置。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管,其特征在于,就所述发光部(12)而言,从对应放电区域(34)的部分向所述第一毛细管(14a)延伸的部分、或者从对应所述放电区域(34)的部分向所述第二毛细管(14b)延伸的部分中的任意一个部分呈弯曲面,并在该弯曲面具有所述贯通孔(16)。
6.一种陶瓷管,为高亮度放电灯用陶瓷管,所述陶瓷管具有:发光部(12),在其内部进行发光;电极密封用的第一毛细管(14a)和第二毛细管(14b),分别一体形成在该发光部(1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光部(12)的靠近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位置具有突出方向与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三毛细管(70),
并具有从所述第三毛细管(70)顶端贯通至所述发光部(12)内侧的孔(72)。
7.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毛细管(70)的轴线(m3)和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轴线(n1)平行。
8.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毛细管(70)形成在所述发光部(12)的、比对应于被所述第一毛细管(14a)密封的电极(26A)端部的位置(Pb)靠近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位置。
9.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毛细管(70)形成在所述发光部(12)的以下位置,即该第三毛细管(70)的轴线(m3)和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轴线(n1)的距离(Lb)在所述第一毛细管(14a)外径(Da)的0.55倍以上的位置。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管,其特征在于,
从将所述发光部(12)内面用包含所述第三毛细管(70)轴线(m3)的面来剖切时的轮廓线(80)、和所述轴线(m3)的关系来看,
在所述轮廓线(80)上所述轮廓线(80)和所述轴线(m3)的交点(82)的切线(84)方向、和所述轴线(m3)所成的角(θ)在30°以上。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管,其特征在于,
将成为所述第三毛细管(70)沿其轴线(m3)的最大长度(Lc)的基准的点设为基点(88)时,
所述第三毛细管(70)的最大长度(Lc)为,从所述基点(88)到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端部的、沿所述第一毛细管(14a)的轴线(n1)的长度(Ld)的1/10—5/10。
12.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管,其特征在于,就所述发光部(12)而言,从对应放电区域(34)的部分向所述第一毛细管(14a)延伸的部分、或者从对应所述放电区域(34)的部分向所述第二毛细管(14b)延伸的部分中的任意一个呈弯曲面,并在该弯曲面具有所述第三毛细管(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81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组合式线盘托架及托架组
- 下一篇:生物标本存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