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48170.1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宫泽杉夫;渡边敬一郎;大桥玄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30 | 分类号: | H01J61/30;B28B11/00;H01J9/24;H01J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钟守期;杨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压钠灯或金卤灯等高亮度放电灯的陶瓷管的制造方法及陶瓷管。
背景技术
陶瓷金卤灯是一种通过插入于高亮度放电灯用陶瓷管内部的一对电极对金属卤化物进行离子化,由此进行放电发光的灯。
这种陶瓷管具有一对毛细管,该一对毛细管分别以其轴线对置于发光部而定位的方式形成。在各毛细管分别设置有电极插入孔,并经由这些电极插入孔插入电极。已经公开的陶瓷管有如下几种:组合多个构件而制作的陶瓷管、或作为单一构件以一体化的方式制作的陶瓷管、接合两个构件而制作的陶瓷管等(例如参照特开昭63-143738号公报、特开平5-334962号公报、特开平7-21990号公报、特开平8-55606号公报、特表2010-514125号公报、特表2010-514127号公报、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001346号说明书、特表2009-530127号公报、特开2008-44344号公报)。
另外,例如在设置于陶瓷管的两根毛细管(细孔)中,在一侧电极插入孔插入电极并用烧结玻璃(fritted glass)等密封后,由其余的另一侧电极插入孔向发光容器内导入发光物质,之后,对该另一侧电极插入孔插入电极并用烧结玻璃等密封,由此进行发光管的组合。另外,除了在陶瓷管中设置上述两根毛细管的结构之外,作为其他结构,还已知与电极插入用毛细管另行设置第三毛细管或细孔的结构,该第三毛细管或细孔用于在密封电极后,进行发光物质的导入和向发光容器内导入发光物质。
具体而言,在特开昭63-143738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例子:一种陶瓷放电灯,由透光性陶瓷构成的发光管灯泡的两端开口部,分别通过用于支撑电极的、由导电性金属陶瓷构成的堵塞体固相连接(solid phase bonding)而被密封,其中在发光管灯泡设置了作为管内排气用及封入物供给用来使用的小孔。通过溶敷陶瓷栓体来堵塞该小孔。
在特开平5-334962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例子:在由多晶氧化铝构成的透光性灯泡两端的筒状开口部分别安装有堵塞体,在各堵塞体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分别贯通电极的孔,在偏离一侧堵塞体中心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向透光性灯泡内导入发光物质的开口。
在特开平7-21990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例子:直径300μm的销状电流导体插入于放电管的两端部,两端的塞子(plug)通过烧结而直接连接于该两端部;尤其在图3和图4中,公开了如下例子:在第二端部附近的放电管的壁部或者第二塞子形成有直径1mm以上的填充孔,所述填充孔用于向放电管内导入发光物质。
在特开平8-5560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例子:将下端部封闭的小径管以从发光管漏斗状部的中心部向下下垂的方式一体设置,由此使得在该小径管内的下部(在点亮时成为最冷部的部分:最冷部),积攒不蒸发而残留在发光管内的液态金属卤化物。特别地还公开了如下内容:设置在与最冷部隔开距离的、呈凸缘状的中间部的开口的一侧,用作向发光管内封入金属卤化物和水银时的导入口,但也可以将所述小径管用作导入管。
在特表2010-514125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陶瓷燃烧器:将放电容器的一侧端部和管壁作为放电容器的一体化部分而制作,放电容器的另一侧端部通过陶瓷端部塞子而密封。特别地还公开了如下例子:在放电容器陶瓷壁,设置了如下管:在制造陶瓷燃烧器的期间,用于向放电容器内导入离子化填充材料,且向放电容器的陶瓷壁外侧突出。此外,管是以气密方式密封的。
特表2010-514127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例子:放电容器通过两个不同的部分(该公报的图2A中由虚线所分开),例如呈实质上的球形或实质上的椭圆形,只在第一放电容器的部分设置如下管:在制造陶瓷燃烧器的期间,用于向离子化放电容器内导入填充材料,且向放电容器的陶瓷壁外侧突出。此外,管是以气密方式密封的。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001346号说明书中,公开了如下例子:具有筒部、和分别与该筒部的两端结合的端部构件,在各端部构件的中心部设置有向筒部内侧延伸的电极;尤其是在一侧端部构件设置有导入孔,该导入孔贯通该端部构件的外面到内面(与筒部的内部对置的面)。向筒部内导入金属卤化物等是经由导入孔来进行,之后通过塞子构件密封导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48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组合式线盘托架及托架组
- 下一篇:生物标本存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