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交通工具的座椅的能量吸收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2108.X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9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J·埃文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会卿 |
地址: | 德国莱茵兰***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交通工具 座椅 能量 吸收 支架 | ||
1.一种用于支撑交通工具的乘坐者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
用于提供表面以支撑所述乘坐者的座框架构件;
从所述座框架构件远离延伸的后框架构件;和
联接至所述座框架构件和所述后框架构件两者的支架;其中所述支架具有外周并具有中央纵向轴线,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将所述支架分成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
其中所述支架的所述前部部分限定了屈服段,用于在高于预定值的力施加于所述后框架构件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降低由高于预定值的力引起的从所述座椅传递到所述乘坐者的冲击力,并且
其中所述支架的所述后部部分的所述外周包括第一接触表面和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间隔开的第二接触表面以限定支架凹口,其中当所述屈服段发生塑性变形时,所述第一接触表面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形成接触,从而限制所述屈服段的塑性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支架的所述前部部分限定用于允许所述屈服段发生塑性变形的至少一个空隙,其中所述屈服段位于所述空隙与所述支架的所述外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空隙与所述中央纵向轴线间隔开并且沿着与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伸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屈服段沿着所述屈服段的长度限定了以正弦构型设置的多个弯曲部,其中在高于预定值的力施加于所述后框架构件时,所述多个弯曲部变直从而去除所述正弦构型,并且所述屈服段通过颈缩而变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空隙进一步限定为第一空隙,并且所述屈服段进一步限定为第一屈服段,所述支架限定了在所述第一空隙与所述中央纵向轴线之间间隔开的第二空隙,其中所述第二空隙限定了位于所述第一空隙与第二空隙之间的第二屈服段,其中所述第一屈服段发生塑性变形,然后所述第二屈服段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提供了所述支架的两阶段变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支架限定了释放凹口,所述释放凹口与所述支架凹口连通,以允许所述第一接触表面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形成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支架包括上部连接孔和与所述上部连接孔间隔开的下部连接孔,用于容纳将所述支架联接至所述后框架构件的紧固元件,并且所述上部连接孔及下部连接孔与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对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支架具有延伸穿过所述下部连接孔的横向轴线,其中所述横向轴线与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垂直,用于将所述支架分成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其中在高于预定值的力施加于所述后框架构件时,随着所述屈服段发生塑性变形,所述支架的所述上部部分绕着所述下部连接孔枢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支架限定了座椅连接孔,所述座椅连接孔用于容纳用来将所述支架联接至所述座框架构件的另一个紧固元件。
10.一种用于将座椅的座框架构件和后框架构件联接在一起的支架,所述座椅用于支撑交通工具内的乘坐者,所述座框架构件用于提供表面以支撑所述乘坐者,所述后框架构件从所述座框架构件远离延伸,所述支架包括:
外周;
中央纵向轴线,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将所述支架分成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
其中所述支架的所述前部部分限定了屈服段,用于在高于预定值的力施加于所述后框架构件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降低由高于预定值的力引起的从所述座椅传递到所述乘坐者的冲击力,并且
其中所述支架的所述后部部分的所述外周包括第一接触表面和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间隔开的第二接触表面以限定支架凹口,其中当所述屈服段发生塑性变形时,所述第一接触表面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形成接触,从而限制所述屈服段的塑性变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支架的所述前部部分限定用于允许所述屈服段发生塑性变形的至少一个空隙,其中所述屈服段位于所述空隙与所述支架的所述外周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空隙与所述中央纵向轴线间隔开并且沿着与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平行的方向伸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屈服段沿着所述屈服段的长度限定了以正弦构型设置的多个弯曲部,其中在高于预定值的力施加于所述后框架构件时,所述多个弯曲部变直从而去除所述正弦构型,并且所述屈服段通过颈缩而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21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