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4448.6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1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武志;广濑英树;日高理伸;后藤博尚;樱井稔峰;岛山隆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11/18;G01R31/36;H01M10/42;H01M10/4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电 诊断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针对安装了二次电池的车辆对上述二次电池的使用状态的历史记录进行诊断来提示电池劣化的抑制策略,该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存储单元,其存储与上述二次电池的劣化因素对应的代替抑制策略;以及
诊断单元,其在上述代替抑制策略不满足规定的提示基准的情况下,禁止上述代替抑制策略作为抑制策略的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劣化度计算单元,其被输入与上述二次电池的劣化因素有关的使用状态的历史记录数据,根据该使用状态的历史记录数据来计算电池的劣化程度;以及
提取单元,其针对所计算出的上述劣化程度中的偏离出规定的允许值以外的因素,从上述存储单元提取代替抑制策略,
其中,上述诊断单元在提取出的上述代替抑制策略不满足规定的提示基准的情况下,禁止上述代替抑制策略作为抑制策略的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二次电池的劣化因素包含电池温度、充电时的SOC、充电次数,
上述电池温度包含充电开始时的电池温度、急速充电频度、外部气温、行驶开始时的电池温度、以及电池的输出限制频度,
上述充电时的SOC包含充电开始时的SOC以及电池未使用时的SOC,
上述充电次数包含普通充电以及急速充电的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诊断单元将是否损害上述车辆的功能设定为上述提示基准,
在上述代替抑制策略损害车辆的功能的情况下,禁止该代替抑制策略的提示,在上述代替抑制策略虽然损害车辆的性能但不损害车辆的功能的情况下,允许该代替抑制策略的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诊断单元将禁止车辆的使用或禁止停车的代替抑制策略、禁止电池的充电的代替抑制策略、以及与自然环境有关的代替抑制策略设为损害车辆的功能的代替抑制策略而禁止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任意地设定上述规定的允许值。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劣化度计算单元计算在急速充电次数设为Nq、充电次数的总和设为N时以(Nq/N)×100定义的急速充电频度作为上述电池的劣化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劣化度计算单元计算在充电开始时的每个SOC的充电频度设为Fn、每个SOC的加权系数设为αn时以∫(Fn×αn)dSOC定义的充电开始时的充电水平频度作为上述电池的劣化程度。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劣化度计算单元计算在规定的续航行驶期间的电池的平均输出电力设为W、加权系数设为β时以W×β定义的消耗电力频度作为上述电池的劣化程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劣化度计算单元计算在以规定的SOC以上的状态未使用电池的时间设为t、从电池制造日到当前的经过时间设为t0时以t/t0定义的高充电水平放置时间比例作为上述电池的劣化程度。
11.根据引用权利要求7、8、9的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综合劣化度提示单元,该综合劣化度提示单元在针对上述急速充电频度A及其加权系数a、上述充电开始时的充电水平频度B及其加权系数b、上述消耗电力频度C及其加权系数c、上述高充电水平放置时间比例D及其加权系数d,设为a+b+c+d=1时,提示以A×a+B×b+C×c+D×d定义的综合劣化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池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更新单元,从外部向该更新单元输入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代替抑制策略、上述提取单元的允许值、以及上述诊断单元的提示基准来进行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44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厄他培南钠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易粘着共聚酯纤维及其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