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mGluR 2/3拮抗剂的4-取代的-3-苄氧基-双环[3.1.0]己烷化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55254.8 申请日: 2011-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3209954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7
发明(设计)人: B.A.德雷斯曼;M.D.查佩尔;A.M.费武什;C.H.米奇;P.L.奥尔恩斯泰因;E.G.特罗米查克;T.N.维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 伊莱利利公司
主分类号: C07C229/50 分类号: C07C229/50;A61P25/24;A61K31/21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刘健;李炳爱
地址: 美国印***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作为 mglur 拮抗剂 取代 苄氧基 双环 3.1 己烷 化合物
【说明书】:

谷氨酸是大脑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不少于11种特有药理学的不同受体所介导的多种生理过程。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2和3(称为mGlu2和mGlu3)通常基于它们的序列同源性、类似的第二信使偶联、和类似的药理学特性被一起归类为第II组mGlu受体。mGlu2/3受体拮抗剂在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和过度嗜睡障碍(disorders of excessive sleepiness)的动物模型中已表现出显著的药理学效应。因此,mGlu2/3拮抗剂被视为有益于治疗抑郁障碍诸如重性抑郁障碍(MDD)、单相抑郁症(unipolar depression)、心境恶劣、和/或循环型情感症(cyclothymia),和/或有益于治疗过度嗜睡障碍诸如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嗜眠发作有关的睡眠过度、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包括但不限于倒班工作睡眠障碍、时差障碍(jet lag disorder)、睡眠相位延迟障碍、睡眠时相提前障碍、和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症)、特发性嗜睡病(idiopathic hypersomnolance)和/或与非恢复性睡眠(NRS)有关的过度嗜睡。

US 5,916,920描述了某些3-单取代的-双环[3.1.0]己烷化合物,作为有益于治疗多种障碍的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调节剂,包括作为抗抑郁剂。US 7,157,594描述了多种3-单取代的-双环[3.1.0]己烷化合物,作为第II组mGlu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多种障碍,包括抑郁性症状。US 2007/0021394 Al描述了作为第II组mGlu受体拮抗剂的多种3-单取代的-双环[3.1.0]己烷化合物及其药物前体,用于治疗多种障碍,包括抑郁症。

发明提供一族4-取代的-3-苯基硫烷基甲基-双环[3.1.0]己烷化合物,其对mGlu2和mGlu3受体具有高拮抗的效力。本发明的化合物对mGlu2和mGlu3受体也为选择性的,特别是相对其他mGlu受体。一些化合物通过动物模型也已证实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有益于治疗抑郁障碍(其可以包括重性抑郁障碍(MDD)、单相抑郁症、心境恶劣、和/或循环型情感症)和过度嗜睡障碍(其可以包括日间过度嗜睡(ED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嗜眠发作有关的睡眠过度、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包括但不限于倒班工作睡眠障碍、时差障碍、睡眠相位延迟障碍、睡眠时相提前障碍、和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症)、特发性嗜睡病和/或与非恢复性睡眠(NRS)有关的过度嗜睡)。这一机制的抗抑郁样和促醒效应也预知对抑郁障碍的症状如疲劳的影响,这是现有抗抑郁药别的方式难以治疗的。

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为氢、C1-C3烷氧基羰基氧基甲基、C1-C3烷基羰基氧基甲基、或C3-C6环烷基羰基氧基甲基;

R3在每次出现时独立为甲基、氟或氯;

R4为羟基、甲基羰基氨基、羟基甲基羰基氨基、甲氧基羰基氨基、咪唑-2-基硫烷基、噻唑-2-基硫烷基、l,2,4-三唑-3-基硫烷基、1-甲基-l,2,4-三唑-3-基硫烷基、或1-甲基-l,2,4-三唑-5-基硫烷基;和

n为是1或2;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中R1和R2均为氢的式I化合物(二酸化合物)是体内治疗活性化合物,而其中R1或R2或两者不为氢的化合物是其治疗活性二酸类似物的药物前体。其中R1或R2或两者不为氢的化合物在体内水解,以提供治疗活性的二酸类似物。在口服施用时,药物前体化合物特别是二酯药物前体,与二酸化合物(R1和R2均为氢)口服施用相比,提供二酸代谢物的改善生物利用度,但二酸化合物在静脉内、肌内或皮下施用时提供更好的活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莱利利公司,未经伊莱利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5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