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流焊装置及回流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56183.3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9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别芝范之;中岛泰;前川博敏;石桥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B23K1/008;B23K1/015;B23K3/04;B23K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回流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涂敷了焊料的被钎焊工件、收容用于加热上述被钎焊工件的加热体的钎焊槽、将上述钎焊槽内的压力减压的真空泵、将惰性气体导入上述钎焊槽内的置换气体槽、将调温后的热传导介质供给到设在上述加热体的内部的流路内的热传导介质供给槽;上述热传导介质相对于上述加热体的导入和排出是经过与上述钎焊槽的内部空间隔开的路径进行的,利用由上述加热体的热而熔融的上述焊料来进行上述被钎焊工件的钎焊;上述热传导介质是将沸点为上述焊料的熔点以上的惰性液体加热而得到的蒸汽、或惰性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体是固定设置在上述钎焊槽的内部的板状部件,构成为与上述被钎焊工件接触地配置,在上述加热体的一面或两面配置上述被钎焊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流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体是用上述焊料接合在上述被钎焊工件上而被一体化的板状部件的散热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流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从上述热传导介质供给槽引入到上述钎焊槽内的、输送上述热传导介质的配管部,上述配管部由波纹构造的伸缩性接头构成。
5.一种回流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
将涂敷了焊料的被钎焊工件配置在钎焊槽内的加热体上;
将上述钎焊槽内减压;
将惰性气体导入上述钎焊槽内;
将调温到上述焊料的熔点以上的热传导介质,通过与上述钎焊槽的内部空间隔开的路径,供给到设在上述加热体内的流路,从而将上述加热体和上述被钎焊工件加热而使上述焊料熔融;
将上述钎焊槽内减压,使上述焊料内的空隙减少;
将上述钎焊槽内的压力形成为常压以上的压力,使上述焊料凝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流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工序:
将连接于上述加热体即散热器的接头部,连接到设在上述钎焊槽内并导入惰性气体的配管部;
在将上述被钎焊工件钎焊到上述散热器上后,将上述接头部和上述配管部切离,将上述散热器从钎焊槽中取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流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热传导介质,采用将沸点为上述焊料的熔点以上的惰性液体加热而得到的蒸汽。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回流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热传导介质,采用被加热到上述焊料的熔点以上的惰性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61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荧光粉涂装技术
- 下一篇:高效网络搜索方法和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