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开关门的开关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56587.2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达郎;富士原泰斗;中村裕一;山冈祐一郎;足立正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开关 操作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开关门的开关操作装置,其中,用于通过转动操作来开关所述开关门(21)的把手(23)、和用于向闩锁机构(53)传递解锁操作力的杆(4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开关门(21),所述闩锁机构(53)以能够保持所述开关门(21)的关闭上锁状态的方式设于所述开关门(21),抵接面(47)在从所述把手(23)的转动支点偏移的位置形成于该把手(23),所述杆(46)的一端部抵接于所述抵接面(47),使得所述杆(46)对应于所述把手(23)的转动操作而进行转动动作,
所述车辆用开关门的开关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面(47)中的至少在将所述把手(23)向所述开关门(21)的打开侧操作的操作初期与所述杆(46)的一端部抵接的部分形成为以如下方式倾斜或弯曲:随着在沿平面(PL)的方向上靠近所述杆(46)的转动支点而靠近移动方向(52)的前方位置,并且与所述平面(PL)交叉,所述平面(PL)与所述抵接面(47)的随着所述把手(23)的转动而移动的所述移动方向(52)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开关门的开关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面(47)由初期抵接部(47a)和后期抵接部(47b)构成,
所述初期抵接部(47a)形成为以如下方式倾斜或弯曲:随着在沿与所述抵接面(47)的移动方向正交的平面(PL)的方向上靠近所述杆(46)的转动支点而靠近所述移动方向(52)的前方位置,并且与所述平面(PL)交叉,所述初期抵接部(47a)在所述把手(23)的操作初期与所述杆(46)的一端部抵接,
所述后期抵接部(47b)以沿着所述平面(PL)的方式形成,并且与所述初期抵接部(47a)相连,且在所述把手(23)的操作后期与所述杆(46)的一端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开关门的开关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23)一体地具有把持部(23a)和引导臂部(23c),所述把持部(23a)配置在所述开关门(21)所具备的面板(22)的外侧,所述引导臂部(23c)的基端部与该把持部(23a)连续设置且所述引导臂部(23c)插入所述开关门(21)内,并且在所述引导臂部(23c)的末端侧形成有面对所述把持部(23a)侧的所述抵接面(47),
基座部件(25A、25B)具有使所述引导臂部(23c)移动自如地贯穿插入的插入孔(36)、和通过支轴(45)将所述杆(46)支承成能够转动的杆支承部(44),所述基座部件(25A、25B)安装于所述面板(22),
所述杆支承部(44)由一对侧壁(57、58)构成,该一对侧壁(57、58)同轴地具有供所述支轴(45)的两端部贯穿插入并对其进行支承的支承孔(55、56),所述支轴(45)贯穿于在所述杆(46)设置的轴孔(50),且所述一对侧壁(57、58)配置在所述杆(46)的两侧,
组装引导部(59)和止挡(61、62、63)配置在所述两侧壁(57、58)之间且设于所述基座部件(25A、25B),
所述组装引导部(59)如下进行引导:在以复位弹簧(54)的一端部(54a)与所述杆(46)卡合的方式进行组装的状态下,将处于该状态的所述杆(46)以使所述复位弹簧(54)的另一端部(54b)与所述两侧壁(57、58)中的一方卡合并使该杆(46)的一端部与所述抵接面(47)抵接的方式压入两侧壁(57、58)之间,其中,所述复位弹簧(54)以对所述杆(46)向使所述杆(46)的一端部与所述抵接面(47)抵接的一侧转动施力的方式设在所述杆支承部(44)与所述杆(46)之间,
所述止挡(61、62、63)将被压入所述两侧壁(57、58)之间的所述杆(46)限制在所述轴孔(50)与所述两侧壁(57、58)的所述支承孔(55、56)对应的位置,
所述杆(46)在被压入所述两侧壁(57、58)之间直至被所述止挡(61~63)限制的状态下由所述复位弹簧(54)发挥的弹力转动施力,通过所述杆(46)与所述抵接面(47)和所述基座部件(25A、25B)抵接而限制所述杆(46)的转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制锁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制锁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565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