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装置以及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1990.4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0;G02B23/24;G02B2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英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装置 以及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装置以及程序等。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内窥镜诊断中具有希望提高体腔内的病变检测精度这样的要求,普遍公知具有放大光学系统的内窥镜(以后,称为放大内窥镜),该放大光学系统通过以相当于显微镜的倍率放大观察病变部与正常部在组织上的差异来达成检测精度的提高。
这样的放大内窥镜具有几十倍至几百倍的倍率,通过与基于染色散布或窄频带照明光的血管强调图像(还称为NBI图像)的并用,可观察粘膜表层的细微构造或血管运行的图案。在病变部和正常部中这些图案表示差异的情况已为人所知,并成为病变诊断的1个判定基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53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400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当进行这样的放大观察时,随着到达高倍率,景深与通常观察时相比变得非常窄。这时的现状是,难以将内窥镜插入部(以后,记作镜体或者摄像部)相对于被摄体的前端位置持续保持在对焦范围内,为了持续观察始终保持对焦状态的图像需要相当的熟练度。
当与这种放大观察时的对焦相伴的镜体对位作业时间增加时,整体的诊断时间会达到很长的时间。结果,产生医生的疲劳以及患者的负担都变大这样的课题。
作为解决这种课题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如下这样的方法:在1个图像内设定被假定为深度范围以外的区域并实施模糊恢复处理来实现深度放大。该方法在管腔中利用内窥镜进行观察时实施距离检测,并进行对预定距离范围区域的模糊恢复处理。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距离检测,当距离检测精度低时,会在模糊区域的判定中产生错误,此外因为所使用的模糊恢复处理采用了反褶积等,所以担心伴随模糊区域误判定的过校正或噪声放大。
作为另一个解决的方法,如专利文献2那样在放大观察时进行自动对焦。因为该自动对焦处理采用对比度值进行焦点控制,所以不会始终进行对焦,而是按时序短期间内交替地反复显示对焦图像和模糊图像。这样的自动对焦处理具有如下这样的缺点:当帧速率足够快时即使周期性地反复对焦图像和模糊图像也几乎不能识别从而不成为问题,但当帧速率变慢时会变得明显。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可提供在放大观察中能够按时序显示与对焦状态等同的模糊量小且已抑制噪声增大的显示图像的内窥镜装置以及程序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可提供如下这样的内窥镜装置以及程序等,因为能够按时序显示模糊量的变化小的高精细图像,所以可通过提高视觉识别性来缩短病变诊断时间,并能够减轻对患者的负担。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内窥镜装置,该内窥镜装置包含:图像取得部,其按时序取得与通常观察状态相比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是高倍率的放大观察状态下的摄像图像;模糊量信息提取部,其从上述放大观察状态下的上述摄像图像中提取模糊量信息;以及模糊量校正部,其根据所提取的上述模糊量信息来校正上述摄像图像。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根据放大观察状态下的摄像图像的模糊量信息来校正摄像图像。由于是基于模糊量信息的处理,因此能够对受模糊影响较大的区域等需要模糊恢复处理的区域有效地进行校正处理,而对其它区域不进行校正处理。由此,能够对用户提供没有不协调感的模糊校正图像。
本发明的其它方式涉及使计算机作为以下部件发挥功能的程序:图像取得部,其按时序取得与通常观察状态相比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是高倍率的放大观察状态下的摄像图像;模糊量信息提取部,其从上述放大观察状态下的上述摄像图像中提取模糊量信息;以及模糊量校正部,其根据所提取的上述模糊量信息来校正上述摄像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系统结构例。
图2是图像处理部的结构例。
图3是纹理提取部的结构例。
图4(A)~图4(C)是说明根据振幅范围提取的频率范围发生变化的图。
图5是纹理校正量计算部的结构例。
图6是说明利用变焦杆进行的观察状态的切换以及基准振幅值的更新处理的图。
图7(A)~图7(C)是说明Z方向的偏移与校正量的关系的图。
图8是滤色器的滤色器透射率。
图9是旋转滤色器的结构例。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其它系统结构例。
图11是基于对比度法的自动对焦处理的示意图。
图12是图像处理部的其它结构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1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