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汇流条模块、车辆用电源装置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2995.9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汇流 模块 车辆 用电 装置 以及 | ||
1.一种汇流条模块,组装在具有层叠的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保持多个汇流条,所述多个汇流条分别将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各所述单电池的端子电极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汇流条收容部,以在第1方向上排列的方式收容所述多个汇流条;和
多个电压检测线,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并且分别经由导电构件电连接于不同的所述汇流条,
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与所述汇流条收容部相邻配置,并且沿相对于包含所述汇流条的面内方向倾斜的第2方向倾斜配置,由此,远离所述汇流条收容部的、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中的第1区域比接近所述汇流条收容部的、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中的第2区域位于下侧。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汇流条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构件从所述汇流条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支撑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汇流条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有绝缘性的延伸支撑部,该延伸支撑部支撑所述导电构件、并且比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在所述第2方向上进一步延伸,
在所述延伸支撑部形成有:在所述第2方向的端部形成的排出口,和将从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流入的水向所述排出口引导的引导肋。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汇流条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汇流条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
所述延伸支撑部具有与所述第1汇流条对应的第1延伸支撑部、和与所述第2汇流条对应的第2延伸支撑部,
在所述第1方向上、在所述第1延伸支撑部和所述第2延伸支撑部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形成在与所述第1汇流条和所述第2汇流条之间的区域对应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汇流条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收容在片状的绝缘壳体中的片体。
6.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池组,在第1方向上层叠有多个单电池,存储向车辆的行驶所使用的马达供给的电力;和
汇流条模块,保持多个汇流条,所述多个汇流条分别将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各所述单电池的端子电极相互连接,
所述汇流条模块具有:
汇流条收容部,以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的方式收容所述多个汇流条;和
多个电压检测线,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并且分别经由导电构件电连接于不同的所述汇流条,
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与所述汇流条收容部相邻配置,并且沿相对于包含所述汇流条的面内方向倾斜的第2方向倾斜配置,由此,远离所述汇流条收容部的、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中的第1区域比接近所述汇流条收容部的、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中的第2区域位于下侧。
7.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构件从所述汇流条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支撑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绝缘性的延伸支撑部,该延伸支撑部支撑所述导电构件、并且比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在所述第2方向上进一步延伸,
在所述延伸支撑部形成有:在所述第2方向的端部形成的排出口,和将从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流入的水向所述排出口引导的引导肋。
9.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汇流条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
所述延伸支撑部具有与所述第1汇流条对应的第1延伸支撑部、和与所述第2汇流条对应的第2延伸支撑部,
在所述第1方向上、在所述第1延伸支撑部和所述第2延伸支撑部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形成在与在所述第1汇流条和所述第2汇流条之间形成的间隙对应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记载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具有从所述电池组延伸出的延长部,
所述延长部经由连接器与取得电压信息的取得部连接,形成有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
11.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记载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多个电压检测线收容于片状的绝缘壳体的片体。
12.一种车辆,搭载有如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记载的车辆用电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29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