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酵母和使用该重组酵母的物质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5501.2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8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村松正善;伊藤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C12N1/19;C12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曽祯,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酵母 使用 物质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抑制和/或强化的方式改变规定基因的表达,还涉及导入了规定基因的重组酵母、以及使用该重组酵母的物质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与使用酵母的物质生产相关的技术,主要可列举设计以乙酰辅酶A为中间体的物质生产途径的方法。例如,作为代表性脂肪酸的油酸,需要以9分子的乙酰辅酶A为原料,作为代表性二萜的胡萝卜素,需要以12分子的乙酰辅酶A为原料。这样,已知利用酵母内所蓄积的乙酰辅酶A来合成作为药品和/或精细化学品有用的脂肪酸的技术(专利文献1)、合成萜类的技术(专利文献2)、合成聚酮类化合物的技术(专利文献3)。另外,作为以乙酰辅酶A为中间体合成的物质,可列举作为生物燃料收到关注的丁醇(专利文献4)、异丙醇(专利文献5)和法呢烷(专利文献5)。
但是,在酵母中,乙酰辅酶A是在菌体外生产的乙醇被摄入体内,由所摄入的乙醇合成的。如果由酵母生产的乙醇变为高浓度,则酵母自身的生长被抑制。因此,通过提高酵母的乙醇生产能力,或者提高酵母的乙醇摄入量这样的方法来提高菌体内的乙酰辅酶A量是困难的。
更具体地,专利文献2公开了由乙酰辅酶A合成法呢烷的技术,但其收率为理论收率的25%左右。另外,专利文献6公开了由乙酰辅酶A合成6-甲基水杨酸的技术,但其收率为理论收率的20%左右。这样,在由乙酰辅酶A的物质生产中,存在生产性显著低这样的问题。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2874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8/045555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2865
专利文献4:WO2008/137406
专利文献5:US2008/0293125
专利文献6:US2006/014805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于是,本发明鉴于上述事实,目的在于特别通过在酵母中导入由葡萄糖6磷酸合成乙酰辅酶A或乙酸的代谢途径,从而提供物质生产性优异的重组酵母和使用该酵母的物质生产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酵母在削弱参与糖酵解系统的基因的同时导入磷酸转酮醇酶基因,从而乙酸、乙酰辅酶A和来自乙酰辅酶A的物质的生产性提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此外,磷酸转酮醇酶是催化将木酮糖5-磷酸转换成乙酰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的反应的酶。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1)~(7)。
(1)重组酵母,其中,削弱了磷酸果糖激酶基因,且导入了磷酸转酮醇酶基因。
(2)根据(1)所述的重组酵母,其特征在于,强化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或D-核酮糖-5-磷酸-3-差向异构酶基因的表达。
(3)根据(1)所述的重组酵母,其特征在于,导入了磷酸转乙酰酶基因,和/或强化了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4)根据(1)所述的重组酵母,其特征在于,强化了参与以乙酰辅酶A为底物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的醇乙酰转移酶基因的表达。
(5)根据(1)所述的重组酵母,其特征在于,导入了参与以乙酰辅酶A为底物合成异丙醇的反应的乙酰乙酸脱羧酶基因、丁酸-乙酰乙酸辅酶A转移酶的亚基A基因、丁酸-乙酰乙酸辅酶A转移酶的亚基B基因、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基因和异丙醇脱氢酶基因。
(6)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上述(1)~(5)的任一项所述的重组酵母用培养基进行培养的工序。
(7)根据(6)所述的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物质是选自由乙酸、乙酰辅酶A、来自乙酰辅酶A的乙酸乙酯和来自乙酰辅酶A的异丙醇组成的组中的1种。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5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