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摸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9501.X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拓明;藤本贵久;近藤晃三;山本宪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B32B7/02;B32B9/00;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透明 电极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触摸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适用于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的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该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的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在膜、玻璃等透明基板上形成有透明电极层的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可用作触摸面板等显示器的透明电极。特别是,当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被用于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的位置检测时,能够对透明电极层进行细微的图案化。作为图案化方法,例如可使用在透明基板上的大致整面形成透明电极层之后,在面内的一部分利用蚀刻等除去透明电极层的方法。由此,可获得在基板上具有被图案化为电极层形成部(也称为“非蚀刻部”)与电极层非形成部(也称为“蚀刻部”)的透明电极层的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
为了清晰地显示显示器的图像,提高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的透明性和色调尤为重要。进而,对透明电极层被图案化的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要求透明电极层的图案不易被视觉辨识到。
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提出了在透明膜基板上介由2层电介质层而形成有透明电极层的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案:通过将各电介质层的厚度和折射率设为规定的值,从而降低电极层形成部与电极层非形成部的透射率差和△b*。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方案:通过将各电介质层的厚度和折射率设为规定的值,从而降低电极层形成部与电极层非形成部的反射率差,抑制图案的视觉辨识程度。
此处,所谓“色调”是由JIS Z8730所规定的值,能够以CIE亮度L*与色坐标a*及b*表示。a*轴表示绿~红色,负是呈绿色,正是呈红色。b*轴表示蓝~黄色,负是呈蓝色,正是呈黄色。另外,两种光的色调差异可利用下式所示的色差△E进行评价。
△E={(△L*)2+(△a*)2+△b*}2}1/2
为了抑制透明电极层的图案的视觉辨识,电极层形成部与电极层非形成部的色差需要在透射光和反射光这两方面均小。由上式可明确,为了降低色差△E,不仅需要降低△b*,还需要降低△L*和△a*。
上述专利文献1中,虽然透射光的△b*小,但是并未考虑到各波长下的透射率差、△L*、△a*。专利文献2中虽然公开了将450~650nm波长范围的反射率差降低,但是没有考虑到属于其它可见光区域的380~450nm、650~780nm的波长范围的反射率差。
专利文献3、4中公开了在透明膜基板与透明电极层之间设有具有规定的厚度与折射率的3层薄膜层的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为高透射率,且具有规定范围内的透射光b*。然而,专利文献3、4主要公开了电阻膜式触摸面板所用的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而对于透明电极层被图案化时的图案视觉辨识,并没有任何研究。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8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32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8447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696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对如专利文献3、4所公开的具备3层薄膜层的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的透明电极层进行图案化而确认视觉辨识性。其结果,判定对于反射光与透射光两者而言,电极层形成部与电极层非形成部的色差ΔE大,则图案会被视觉辨识到。
另外,在膜基材上具有被图案化的透明导电层的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沿着透明电极层的图案发生折皱。所以,判定按照折皱的形状反射光,有更容易视觉辨识到图案的趋势。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透明电极的基板,其降低电极层形成部与电极层非形成部的透射光色差及反射光色差,并且沿着透明电极层图案发生的折皱得以抑制,而不易视觉辨识到图案。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当在透明膜基板与透明电极层之间具备具有规定的折射率与厚度的电介质层,且透明电极层具有规定的折射率与电阻率时,上述课题得到解决,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9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退锡废液的循环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输出调压自适应负载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