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0168.4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4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健治;草场幸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个圆筒形状的单电池连接起来而成的电池组等。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的驱动电源或辅助电源,已知将多个单电池电连接而成的电池。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固定结构:在形成有电池收置部的模块壳体上形成有多个端子开口和与该端子开口相对应的粘接剂填充孔和粘接剂流出部,从粘接剂填充孔填充的粘接剂经粘接剂流出部流出到端子开口,并将收置于电池收置部的圆筒形电池的端部与开口周壁接合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65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466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构成电池组的多个圆筒形状的单电池的位置偏移。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的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圆筒形状的单电池,其在包含径向的面内排列且分别具备在周向上延伸的槽部;和固定板,其具备卡合部,该卡合部通过与所述各单电池的各所述槽部卡合而固定所述多个单电池。
(2)在上述(1)的构成中,能够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将相邻的所述单电池的端子电极电连接的总线。根据(2)的构成,通过相对于固定多个单电池的固定板固定总线,而抑制端子电极与总线的连接不良。
(3)在上述(2)的构成中,所述总线形成为平板状,且具备分别焊接所述多个单电池的所述各端子电极的多个焊接部。根据(3)的构成,由于在一个平板状的总线上连接各端子电极,因此与在相邻的端子电极上连接独立的总线的方法相比,使总线的连接作业简化。
(4)在上述(1)~(3)的构成中,所述单电池包括圆筒形状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发电元件,所述槽部是向所述壳体的内侧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使一个端子电极与另一个端子电极之间绝缘的衬垫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突出部。根据(4)的构成,能使槽部兼具备作为用于固定单电池的固定部的作用和作为用于设置衬垫的设置部的作用。
(5)在上述(1)~(3)的构成中,所述槽部能够形成于所述端子电极。
(6)在上述(1)~(5)的构成中,所述固定板具备分别插入所述多个单电池的多个固定板开口部,通过在所述各固定板开口部中插入所述各单电池而使所述卡合部和所述槽部卡合。根据(6)的构成,仅通过向固定板开口部插入单电池,便能简单地将单电池相对于固定板固定。
(7)在上述(6)的构成中,所述卡合部是从所述固定板的配置所述多个单电池侧的面突出的能弹性变形的爪部。根据(7)的构成,通过爪部与槽部卡合,而抑制单电池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偏移。再有,通过作用于爪部和槽部之间的摩擦力,而能抑制单电池绕轴旋转。
(8)在上述(7)的构成中,所述爪部沿所述固定板开口部的周向至少设置有三个,且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爪部的间隔为大体相等的间隔。根据(8)的构成,能更有效地抑制单电池的位置偏移。
(9)在上述(6)的构成中,所述卡合部形成也可以是在所述固定板开口部的内表面形成并沿该固定板开口部的周向延伸的能弹性变形的爪部。根据(9)的构成,通过爪部与槽部卡合,而抑制单电池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偏移。再有,通过作用于爪部和槽部之间的摩擦力,而能抑制单电池绕轴旋转。
(10)上述(1)~(9)的电池组能搭载于车辆上。在车辆行驶时对电池组施加振动的情况下,能抑制单电池的位置偏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抑制构成电池组的多个圆筒形状的单电池的位置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爪部在单电池的突出部卡合的状态的单电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将在图1中由虚线表示的固定板的一部分的区域放大的放大图。
图4是电池组的组装完成图。
图5是将单电池固定于固定板时的爪部的动作说明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将在图6中由虚线表示的固定板的一部分的区域放大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单电池的固定方法的图。
图9是变形例1涉及的单电池的剖视图。
图10是变形例3涉及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0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除放射性废水中银钴锶核素离子的方法
- 下一篇:光伏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