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90001121.8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尾神史朗;长坂裕之;汲川雄辉;曾我义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AI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13/60 | 分类号: | F16D13/60;F16D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尤其是涉及以手动换挡变速器为基础、且变速挡的切换、离合器操作实现了自动化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以内燃机(发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汽车中的实现了自动化的变速器,公知有在现有的手动换挡变速器上安装致动器,根据驾驶员的意愿或者汽车状态自动地进行一系列的变速操作(离合器的断开/接合、换挡以及选挡)的AMT(手自一体变速器)。并且,近年来,为了谋求更顺畅的变速感,出现了离合器、输入轴分别具备两个的DCT(双离合变速器)(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上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的切换方式,多采用同步啮合方式。在同步啮合方式中,例如在输入轴固定有与输入轴一体旋转的齿轮,在输出轴上以能够相对于输出轴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有在各变速挡与输入轴的齿轮构成一对的齿轮,且该齿轮与输入轴齿轮始终啮合。进而,当利用这样的形成各变速挡的各齿轮对变更成期望的变速挡时,利用配置在由输出轴支承的期望的变速挡的齿轮和输出轴之间的同步机构使期望的变速挡的齿轮与输出轴同步并将二者旋转连结。由此,输入轴和输出轴经由期望的变速挡的齿轮对顺畅地旋转连结,完成变速。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3489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机构中,为了满足驾驶员对变速的感觉的要求,需要使输入轴和输出轴顺畅地、且在短时间内连结。因此,在同步机构部,为了有效地吸收在离合器的离合器片产生的惯性力并使齿轮和输出轴连结,因此增大摩擦面而增加摩擦力(做功量)来进行应对。由此,作为相反方面,在同步机构部会产生因过大的摩擦力而导致的扭矩损失,发动机效率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驾驶员对变速的感觉的要求、且具备降低同步机构部的做功量从而降低因摩擦而导致的扭矩损失的离合器装置的变速器。
为了解决上述壳体,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变速器具备:壳体;沿轴线方向被轴支承在上述壳体内的输入轴以及输出轴;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具备:离合器罩,该离合器罩与借助发动机旋转的旋转部件旋转连结,且借助上述旋转部件旋转;离合器片,该离合器片由上述输入轴支承为旋转被限制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压盘,该压盘由上述离合器罩支承为旋转被限制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并按压上述离合器片;中间盘,该中间盘设置于上述离合器罩;以及按压装置,该按压装置按压上述压盘,将上述离合器盘夹持在上述压盘与上述中间盘之间,上述离合器装置使上述发动机与上述输入轴接合/脱离;减震器,该减震器设置在上述旋转部件与上述离合器罩之间、或者是上述离合器罩与上述中间盘之间,吸收上述发动机的旋转变动;以及多个齿轮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对中的一方齿轮被固定于上述输入轴以及上述输出轴中的一方轴,上述齿轮对中的另一方齿轮由上述输入轴以及上述输出轴中的另一方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且借助换挡离合器所具有的同步器闭锁环与上述输入轴以及上述输出轴中的另一方轴旋转连结,使上述离合器片小径化时的上述按压装置进行按压的按压压力相比与使上述离合器片小径化之前的直径对应地设定的按压压力增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变速器形成为,在技术方案1中,增大的按压压力的大小相对于与上述小径化之前的直径对应地设定的按压压力处于+3~+40%的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变速器形成为,在技术方案1或2中,上述压盘以及上述中间盘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板厚设定成:使该一个部件的体积相比根据朝上述输入轴传递的上述发动机的驱动扭矩和上述小径化之前的上述离合器片的直径设定的一个部件的体积增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变速器形成为,在技术方案1至3中的任一项中,使上述多个齿轮对中的最低速挡的齿轮对的变速比相比根据朝上述输入轴传递的上述发动机的驱动扭矩和上述小径化之前的上述离合器片的直径设定的1速挡的齿轮对的变速比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AI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AI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90001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复位的桨叶式自动离合轴
- 下一篇:显示面板与栅极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