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芋碳源培养彩绒革盖菌诱导草酸脱羧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2911.9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洪枫;宫搏阳;杨雪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菊芋 碳源 培养 彩绒革盖菌 诱导 草酸 脱羧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草酸脱羧酶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菊芋碳源培养彩绒革盖菌诱导草酸脱羧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酸脱羧酶可以催化草酸脱羧形成甲酸和二氧化碳,因此在酶法检测草酸含量,降解工业废水中草酸盐,制备低草酸含量食品以及降低人体内草酸浓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彩绒革盖菌作为生产草酸脱羧酶的重要菌种,如何降低其培养成本,大量生产菌丝体,并诱导菌丝体合成草酸脱羧酶是一项重要课题。由于碳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因此碳源是培养基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占生物产品总成本的比例较高,所以通过利用低成本碳源替代目前使用的纯净葡萄糖能大幅度降低微生物的培养成本。
菊芋,又名洋姜,是一种菊科向日葵属宿根性草本植物。菊芋栽培对土质和环境要求较低,耐寒耐旱能力强,繁殖能力强,耐储存,利于大面积栽培。我国现在菊芋主要用途为腌制咸菜食用,导致经济价值较低,不能大面积推广栽培。菊芋中富含菊糖等多糖,采用浸提的方式提取菊芋汁内菊糖等营养物质,制成菊芋汁培养基培养彩绒革盖菌制备草酸脱羧酶,可以降低产酶成本提高菊芋经济附加值,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菊芋具有类似营养成分的植物还有菊苣和大丽花,也可以制成培养基培养彩绒革盖菌制备草酸脱羧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菊芋碳源培养彩绒革盖菌诱导草酸脱羧酶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底物诱导产草酸脱羧酶不受抑制,产酶量稳定。
本发明的一种菊芋碳源培养彩绒革盖菌诱导草酸脱羧酶的方法,包括:
(1)将菊芋在105℃汽蒸15-30min,然后按照1∶1-1∶10的质量比加水,匀浆得到菊芋浆;在30-120℃下浸提0.5-3h,过滤,离心,得到菊芋汁;
(2)将上述菊芋汁稀释至7-100g/L的总糖量,补加氮源和无机盐获得发酵培养基,调节pH值至4.0-5.0,灭菌后备用;
(3)以3-15%的接种量将彩绒革盖菌的菌丝体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在10-30℃和100-250rpm条件下培养2-6天;
(4)待菌丝球形成时,加入终浓度为1-100mM的草酸诱导产生草酸脱羧酶,培养0.5-6天后获取菌丝体;
(5)将上述菌丝体经破碎或冷冻后破碎,然后用0.2M、pH 3.7的醋酸缓冲液提取菌丝碎片,去除残渣,即得草酸脱羧酶粗酶液。
所述步骤(2)中的发酵培养基中组分为:总糖为7-100g的菊芋汁,3.0g蛋白胨,1.0gKH2PO4,0.2g Na2HPO4·12H2O,0.5g MgSO4·7H2O以及微量元素1ml,以水定容至1L。
所述步骤(3)中的菌丝体种子液的培养基组分为:7-50g葡萄糖,3.0g蛋白胨,1.0gKH2PO4,0.2g Na2HPO4·12H2O,0.5g MgSO4·7H2O以及微量元素1ml,以水定容至1L,。
所述微量元素的组分为:FeSO4·7H2O 10g,MnSO4·H2O 1.0g,ZnSO4·7H2O 1.0g,CuSO4·5H2O 2.0g,CaCl2·2H2O 13g,用水定容至1L。
所述步骤(4)中的草酸加入方式为间歇式、分批补料式或连续式。
所述步骤(5)中的破碎方式为研磨破碎、珠磨破碎、均质机破碎或超声破碎。
所述步骤(1)中的菊芋为菊芋、菊苣、大丽花块茎等富含果聚糖的植物。
所述步骤(1)中的菊芋汁可以被果聚糖或者果糖替代。
本发明通过浸提菊芋汁获得培养彩绒革盖菌生长的碳源,并用底物草酸诱导菌丝体合成草酸脱羧酶。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浸提菊芋汁作为发酵培养彩绒革盖菌的碳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2)本发明使用的菊芋产量大,成本低,作为生产碳源的原料价格低廉;且碳源的制备可控性强,含糖量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