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药用菌菌丝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392.X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拓(福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用 菌丝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药用菌菌丝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特别是以果蔬汁为原料,通过液体发酵法制备食药用菌菌丝球的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背景
食用菌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食用菌中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二是食用菌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是一种低热量食物;三是食用菌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经常食用可很好地预防高血脂等现代的城市病;四是食用菌中含有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五是食用菌含有大量真菌多糖,能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肿瘤能力,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为“一荤一素一菇”。
目前,在国内外用食药用菌子实体加工成的各类保健品,如各种食药用菌饮料、口服液、胶囊等,尚无涉及到以果蔬汁为原料,通过液体发酵法制备食药用菌菌丝球的方法及其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果蔬汁为原料,通过液体发酵法制备食药用菌菌丝球及其产品。
本发明是一种食药用菌果蔬汁菌丝球的制备方法,它的制作步骤为:1.1 将食药用菌保存种用马铃薯培养基进行活化、复壮,置20-35℃恒温箱静止培养7-15天,得到生产斜面种,置冰箱中冷藏备用;所述的马铃薯培养基的配方为:去皮马铃薯 150-250 g,葡萄糖 15-25 g,琼脂 15-20 g,加水定容至1L;
1.2 将生产斜面种用摇瓶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得到生产摇瓶一级种;所述的摇瓶培养基的配方为:果蔬汁50-300 ml/L、白砂糖5-20 g/L、KH2PO4 1-5g/L、MgSO4·7H2O 1-5g/L、ZnSO4 ·7H2O 0-0.5g/L,加水定容至1L;培养条件为:以100-250mL/500mL装量,接入0.5-2cm2的斜面菌种,旋转式摇床70-250rpm培养5-10天,温度20-35℃;
1.3 将生产摇瓶一级种用5-20%的接种量,按步骤1.2所述的摇瓶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再次扩大培养3-7天,得生产摇瓶二级种;
1.4 将生产摇瓶二级种转接入装有发酵培养基的种子罐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发酵一级种;所述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果蔬汁50-300 ml/L、白砂糖5-20 g/L、KH2PO4 1-5g/L、MgSO4·7H2O 1-5g/L、ZnSO4 ·7H2O 0-0.5g/L、CaCO3 3-7g/L,加水定容至1L,pH 5-8;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15%,罐温20-35℃,罐压0.03-0.1MPa,搅拌转速50-200转/分钟,通气量1:0.2-1.0v/v.min(是指单位发酵液中每分钟内通入的气体体积),发酵培养3-5天;
1.5 按步骤1.4所述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将发酵一级种转接入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培养,发酵5-10天放罐,发酵醪经过滤,得到发酵液和新鲜的食药用菌果蔬汁菌丝球。
所述果蔬汁主要是指葡萄汁、苹果汁、橙汁、桃汁、山楂汁、梨汁、西瓜汁、甘蔗汁、草莓汁、杨梅汁、胡萝卜汁、黄瓜汁、番茄汁、白菜汁、芹菜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所述的食药用菌主要是指以灵芝、云芝、毛木耳、白木耳、香菇、草菇、蘑菇、平菇、猴头菇、竹荪、茶树菇、玉菇、茯苓或杏鲍菇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种食药用菌菌丝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以葡萄汁、苹果汁、橙汁、桃汁、山楂汁、梨汁、西瓜汁、甘蔗汁、草莓汁、杨梅汁、胡萝卜汁、黄瓜汁、番茄汁、白菜汁、芹菜汁等果蔬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为原料,以所述的食药用菌是指以灵芝、云芝、毛木耳、白木耳、香菇、草菇、蘑菇、平菇、猴头菇、竹荪、茶树菇、玉菇、茯苓或杏鲍菇等食药用菌为出发菌株,进行液体发酵,获得大量的食药用菌菌丝球;菌丝球中含有了天然果蔬汁的色彩,产品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色彩美观及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的特点,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用食药用菌菌丝球进行配伍,制成各种食药用菌菌丝球干品、饮料、果冻、口服液、胶囊等产品。
将新鲜的食药用菌菌丝球经热风干燥或冷冻干燥或微波干燥后得到食药用菌菌丝球干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拓(福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元拓(福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3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电池外场用恒流补电器
- 下一篇:一种合成气制甲烷并联产低碳混合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