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代折叠三轮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5374.3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光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5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代 折叠 三轮车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轮车,特别是折叠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一代折叠三轮车车架虽然采用四边形结构,但是只用座梁前端的挂钩挂主梁一种方法来固定车体,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合单人乘坐的短车身车型,不利于双人乘坐的长车身车型折叠,限制了新车型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三轮车,能使四边形结构的三轮车体以多种形式转化为三角形结构,实现车体的固定,使其更能适合较长车身的折叠。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三轮车架中,前脸、主梁、底盘、拉杆、座梁、靠背绞接成两个连体的四边形。前脸与主梁绞接,主梁与底盘交叉绞接,底盘与拉杆绞接,拉杆与前脸绞接形成前四边形,主梁与座梁绞接,座梁与靠背绞接,靠背与底盘绞接形成后四边形,由于绞接的四边形绞接结构具有活动性,因此三轮车架就能自由折叠和展开。
当车体展开达到适合人体驾驶状态,需要将车体固定。把四边形结构中任何相邻的两部件锁定成为一体,四边形结构就转化为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根据这一方法,构成三轮车体前后两个四边形中有几组相邻的边就有几种固定车体的形式,可以根据车体的长短不同锁定最适合的一组邻边,为创造新车型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采用的方法是:只要锁定前后两个四边形中任何彼此绞接的两个部件,使其停止以绞接轴为圆心相对转动,四边形结构的三轮车车体就转化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稳定性实现三轮车体的固定。
构成三轮车体的四边形中,随着车体折展运动,每一组彼此绞接的两部件以绞接轴为圆心作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当车体展开达到适合人体驾驶状态,把同一绞接轴上两部件锁定成为一体,使其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相对转动都停止,就是双向锁定,锁定后的四边形结构车体全方向转化为三角形结构,将车体固定,一旦锁定不经过解锁车体是不能折叠。设定限位,只单方向阻止因车体展开而带动两部件的相对转动,使车体展开运动停止,但不阻止被阻止部件向相反方向转动,这就是单方向锁定,锁定后四边形结构车体处于半转化为三角形状态,车体受展开力(座椅受压力)作用时车体是固定的,车体受折叠力作用时车体仍具有活动性,无需解锁即可折叠。
用双人乘坐的折叠三轮车对此方案作具体说明。双人乘坐折叠三轮车车身较长,应该采用锁定主梁与底盘的相对转动方式,固定车体比较合理。车体作展开运动时,主梁后部相对底盘中部作顺时针转动,在底盘中部设平台,当车体展开到适合人体驾驶时主梁压在平台上,平台对主梁反作用力阻止车体继续展开,平台只能阻止主梁顺时针转动,却不能阻止主梁逆时针转动,这就是单向锁定,车体受展开力作用呈现出稳定状态,当受折叠力作用车体仍可折叠。在主梁后部设置挂钩,当主梁压在平台上后挂钩挂住底盘,使主梁顺时针、逆时针都不能转动,这就是双向锁定,不打开挂钩车体不能折叠。为了折叠的需要,驾驶员座椅与车体中部绞接,折叠后座椅面位于车体的顶部为其它部件留出空间。为了折叠的需要前脸焊接叉形臂,叉形臂与踏板绞接,踏板与连杆绞接,连干与座梁绞接,实现踏板随车体折叠而折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用一种方法实现多种形式固定展开后的三轮车体,解决了长车身三轮车折叠难的问题。提供两种锁定四边形结构中相邻两部件的方法,给车体的折叠操作带来不同的影响,完善了三轮车的折叠技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折叠三轮车侧向视图。
图2折叠三轮车折叠进行时侧向视图。
图3折叠三轮车折叠后的侧向视图。
图4折叠三轮车图3状态的左视图。
图中1、前脸,2、主梁,3、底盘,4、拉杆,5、座梁,6、靠背,7、叉形臂,8、踏板,9、连杆,10、驾驶员座椅,11平台,1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前脸(1)与主梁(2)绞接,主梁(2)与底盘(3)交叉绞接,底盘(3)与拉杆(4)绞接,拉杆(4)与前脸(1)绞接形成前四边形,主梁(2)与座梁(5)绞接,座梁(5)与靠背(6)绞接,靠背(6)与底盘(3)绞接形成后四边形。前脸(1)与叉形臂(7)焊接,叉形臂(7)与踏板(8)绞接,踏板(8)与连杆(9)绞接,连干(9)与座梁(5)绞接。驾驶员座椅(10)与座梁(5)端绞接。平台(11)与底盘(3)焊接,挂钩(12)与主梁(2)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光,未经徐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3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筒式螺旋转轴桨高压喷射型水箭
- 下一篇:一种塑料燃油箱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