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TSV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支撑晶圆分离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6254.5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骁;罗乐;汤佳杰;徐高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768 | 分类号: | H01L21/768;H01L2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tsv 采用 二次 湿法 腐蚀 支撑 分离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穿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晶圆的分离工艺,该工艺操作十分简便,成本很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属于圆片级TSV三维堆叠式互连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发展的需要,新颖的3D堆叠式封装技术应运而生。它用最小的尺寸和最轻的重量,将不同性能的芯片和多种技术集成到单个封装体中,是一种通过在芯片和芯片之间、晶圆和晶圆之间制造垂直电学导通,实现芯片之间互连的最新的封装互连技术,与以往的IC封装键合和使用凸点的叠加技术不同,所述的封装互连技术采用TSV(Through Silicon Via,穿硅通孔)代替了先前的2D-Cu互连,能够使芯片在三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外形尺寸最小,并且大大改善芯片速度和低功耗的性能。因此,业内人士将TSV称为继引线键合(Wire Bonding)、载带自动焊(TAB)和倒装芯片(FC)之后的第四代封装技术。
通常,晶圆TSV结构的制作方式主要为:(1)通孔制备。采用DRIE在晶圆上制备高深宽比的垂直Si通孔;(2)通孔电镀。在通孔侧壁上淀积SiO2绝缘层后,通过预先制作的金属种子层电镀金属Cu使金属充满整个Si通孔;(3)化学机械抛光(CMP)。通孔电镀后部分金属Cu露出TSV,导致晶圆表面凹凸不平,采用CMP将过量的Cu研磨掉后继续研磨晶圆可以获得不同厚度TSV圆片;(4)圆片与圆片或芯片与圆片之间的精确对准后的键合工艺。
上述TSV结构的实现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半导体制作工艺,即在只有几百微米厚度的晶圆中制作TSV穿硅通孔,需要经过光刻、DRIE、溅射、电镀、PVD、CMP和键合等一系列工艺,导致晶圆应力较大而容易破碎,因此制作工艺成本高、产率低。为了克服晶圆易碎导致产率低的难题,最近出现了一种键合裸支撑晶圆的新工艺,就是将一张裸晶圆与制作TSV的晶圆键合在一起,对TSV晶圆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这样TSV晶圆再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时因为强度的提高,大大减少了晶圆破碎现象的产生,待TSV制作完成后采用特殊工艺将裸支撑晶圆去除。在裸支撑晶圆键合方面,目前普遍采用Au-Au键合工艺,该工艺的优点是Au-Au键合温度低、强度高,并且键合介质Au可以同时作为TSV电镀时的种子层。裸支撑晶圆键合后,在TSV晶圆上经过TSV电镀和CMP工艺,然后制作各种金属布线和焊盘等后续工艺,最后将裸支撑晶圆去除。目前普遍采用快速研磨的工艺将裸支撑晶圆从原始厚度400-700μm快速研磨至20-40μm,然后再采用干法减薄将剩余厚度的裸支撑晶圆去除,露出键合介质Au层,然后继续用干法刻蚀将Au层刻除得到TSV晶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较差,快速研磨对晶圆的强度要求很高,TSV晶圆因为其特殊的穿硅结构并且经过了一系列复杂工艺后,强度很低,在快速研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破碎。此外,干法刻蚀的成本极高,晶圆刻蚀20-40μm厚度会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在此工作基础上,本发明的申请人拟提供一种制作TSV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方法使晶圆分离的工艺,构筑成本发明的构思。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裸支撑晶圆与TSV晶圆分离的操作和成本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制作TSV时采用的二次湿法腐蚀方法使支撑晶圆分离的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裸支撑晶圆进行第一次KOH湿法腐蚀工艺,KOH浓度为40%(质量百分浓度),晶圆的两面同时腐蚀,厚度从初始厚度400-700μm减薄至150-200μm,接着在以刻蚀TSV的晶圆的背面和已经经过KOH腐蚀的裸支撑晶圆的一面分别先后溅射TiW层和Au层,TiW层的作用是增加粘附力,Au层是用于进行Au-Au键合以及作为TSV电镀Cu时的种子层。两片晶圆的Au面相对置于键合机中升温加压进行Au-Au键合;在裸支撑晶圆与TSV晶圆键合后,键合介质Au同时可以作为TSV电镀时的种子层,然后在TSV晶圆的正面经过TSV电镀填充和CMP工艺,最后制作各种金属布线和焊盘等后续工艺。因为在制作这类后续工艺时必然会在TSV晶圆的正面沉积氧化硅或者氮化硅绝缘层,而KOH湿法腐蚀只能快速腐蚀单晶硅而对绝缘层的腐蚀速度极慢,所以在TSV晶圆的正面进行后续工艺时需进行第二次KOH湿法腐蚀,KOH浓度同样为40%,由于裸支撑晶圆其中一面与TSV晶圆的背面进行了Au-Au键合,因此只有裸支撑晶圆的另一面可以被KOH湿法腐蚀。待裸支撑晶圆完全腐蚀掉后露出了键合介质TiW/Au,然后放入Au腐蚀液去掉TiW/Au层,便可获得完整的TSV晶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图片浏览方法及其系统和终端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