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剂油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7901.4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刘道其;刘刚;李超前;姚占东;邓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州万园环保实业有限公司;陈兵;刘道其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603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油气 回收 装置 | ||
1.一种溶剂油气回收装置, 包括风机(2)、冷凝部(3)、溶剂回收罐(4)、制冷机(5)、吸附罐(6、7)、空气排出管(8)和真空泵(9),风机(2)的入口接油气气源(1),出口与冷凝部油气进口(3a)连通,冷凝部油气出口(3b)与吸附罐油气进口(6a、7a)连通,冷凝部溶剂出口(3c)与溶剂回收罐(4)连通,冷凝部冷媒进口(3d)和冷媒出口(3e)分别与冷媒机(5)连通,吸附罐空气排放口(6b、7b)与空气排出管(8)连通;吸附罐油气进口(6a、7a)与真空泵(9)的入口连通,真空泵(9)的出口与冷凝部油气进口(3a)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部(3)由至少一台冷凝器(31))和至少一台过滤器(32)并联或者串联组成;所述吸附罐(6、7)的下部外侧分别设置有加热器(6c、7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溶剂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部(3)的温度设置为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溶剂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32)为夹套冷却金属丝网膜过滤器,由箱体(32a)、冷却液(32b)和过滤体(32c)组成,冷却液(32b)密封在箱体(32a)内腔中,过滤体(32c)浸渍于冷却液(32b)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说的一种溶剂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体(32c)由至少二层金属丝网膜板(32c1)之间设置一层金属隔离板(32c2)组成,每层金属丝网膜板(32c1)与金属隔离板(32c2)之间设置有密封衬垫板框(32c3),金属盖板(32c4)设置在外层密封衬垫板框(32c3)的两边,螺杆(32c5)依次穿过金属盖板(32c4)、密封衬垫板框(32c3)、金属丝网膜板(32c1)、密封衬垫板框(32c3)、金属隔离板(32c2)、密封衬垫板框(32c3)、金属盖板(32c4),螺杆(32c5)的两端通过螺母(32c6)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说的一种溶剂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网膜板(32c1)的密度为500-30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说的一种溶剂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隔离板(32c2)设置有油气孔(32c21)、排液孔(32c22)和螺孔(32c2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说的一种溶剂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衬垫板框(32c3)设置有排液孔(32c31)和螺孔(32c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溶剂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6c、7c)分别由夹套(6c1、7c1)、导热油(6c2、7c2)和加热管(6c3、7c3)组成,导热油(6c2、7c2)分别密封在夹套(6c1、7c1)内腔中,加热管(6c3、7c3)分别设置在导热油(6c2、7c2)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说的一种溶剂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6c1、7c1)的上部外侧分别设置有导热油排空管(6c11、7c11),中上部外侧分别设置有导热油限位孔(6c12、7c12),中下部外侧分别设置有热电偶套管(6c13、7c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州万园环保实业有限公司;陈兵;刘道其,未经鄂州万园环保实业有限公司;陈兵;刘道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9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汽车内饰件注塑工艺中的料斗
- 下一篇:节能减排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