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性氨基硼酸酯及制备方法与其在硼替佐米合成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1233.2 | 申请日: | 201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爱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5/04 | 分类号: | C07F5/04;C07F5/02;C07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性 氨基 硼酸 制备 方法 与其 硼替佐米 合成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手性α-氨基硼酸酯中间体,手性α-氨基硼酸酯,硼替佐米的关键中间体与其在硼替佐米合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硼替佐米(Bortezomib),商品名(万珂)是美国千年制药公司研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一种合成的二肽硼酸衍生物,该药是26S蛋白酶抑制剂,通过阻断细胞内多种调控细胞凋亡及信号传导的蛋白质的降解,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大量的研究发现,硼替佐米对多种肿瘤,尤其是血液肿瘤中的多发性骨髓瘤,套细胞型淋巴瘤及其他B细胞类型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另外,硼替佐米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较小,目前万珂已在我国上市销售。但是,由于原料药合成成本高,造成该药的制剂产品价格极高(3.5毫克/1瓶/盒,11465元),我国有大量患者只能放弃使用该药。
硼替佐米的合成难点在于手性α-氨基硼酸酯[(R)-1-氨基-3-甲基丁基硼酸蒎烷二醇酯(A)或(R)-1-氨基-3-甲基丁基硼酸频那醇酯(B)]结构片段的合成,该类化合物均为五元环状硼酸酯类化合物。
目前,合成手性α-氨基硼酸酯结构片段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合成策略:
第一种:基于Matteson重排反应策略合成(R)-1-氨基-3-甲基丁基硼酸蒎烷二醇酯(B):中国专利CN200580017645,WO2009004350和WO2009036281均报道了基于Matteson重排反应合成(R)-1-氨基-3-甲基丁基硼酸蒎烷二醇酯用于硼替佐米的合成。该合成方法存在严重的缺点:需要四步化学转化,工艺步骤繁琐,一些工艺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有两步反应均需要在超低的温度(零下50至零下60摄氏度)下进行,所以工业化大量生产该关键中间体用于硼替佐米的合成时,产能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二种:联硼酸酯对亚胺C=N双键的不对称催化加成反应,一步构建手性α-氨基硼酸酯结构片段:
中国专利CN101812026中报道了铜催化的联硼酸频那醇酯(2)对R-(+)-N-(3-甲基亚丁基)-1-苯乙胺(1)的加成反应,通过R-(+)-1-苯乙胺的手性诱导作用合成(3),化合物(3)在氢气的氛围下,通过钯碳催化脱除氨基的保护基团,从而构建合成硼替佐米的关键中间体——手性α-氨基硼酸酯((R)-1-氨基-3-甲基丁基硼酸频那醇酯)结构片段(4)。但是,该专利并没有报道该关键中间体的立体化学数据(ee值),而且,铜盐催化的联硼酸酯对亚胺C=N双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需要在溶剂加热回流的条件下才能完成,下一步脱除氨基保护基团的方法是在钯碳催化下的才能完成,增加了反应设备的成本和安全隐患,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实施。
中国专利CN101781326中报道了1,3-二环己基咪唑叉叔丁醇铜(6)催化联硼酸酯(7)加成N-(亚磺酰基)异戊醛亚胺(5)生成N-取代手性α-氨基硼酸酯结构片段(8),该片段在酸性条件下即可脱保护生成手性α-氨基硼酸(9)。与中国专利CN101812026一样,该文献没有报道具体的立体化学数据(ee值),而且,使用的催化剂1,3-二环己基咪唑叉叔丁醇铜(6)的制备条件极其苛刻,需要严格的无水,无氧的操作环境,而且该催化剂保存也麻烦;另外一个方面,该专利中涉及使用的联硼酸酯类化合物(7)需要预先制备,没有现成的工业化产品,无疑为该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增加了障碍。
文献(J.Am.Chem.Soc.2008,130,6910-6911)报道了一种1,3-二环己基咪唑叉叔丁醇铜(6)催化联硼酸频那醇酯(2)加成N-(叔丁基亚磺酰基)异戊醛亚胺(10)生成N-取代手性α-氨基硼酸酯结构片段(11),该片段在酸性条件下,室温反应即可脱保护生成手性α-氨基硼酸酯(4)。但是,同中国专利CN101781326一样的原因,由于制备催化剂——1,3-二环己基咪唑叉叔丁醇铜(6)的条件极其苛刻,需要无水无氧的操作条件,仍然成为该方法的工业化应用前景的一大瓶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爱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爱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瓜蒌多糖复合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成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