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1951.X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齐自成;刘继元;荐世春;马继春;姜伟;栗慧卿;王小瑜;李青龙;曲萍;宫学良;位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F11/06;A01D43/08;A01D43/063;A01D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收 玉米 联合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玉米果穗收获、果穗剥皮和集箱,玉米秸秆切割、集条铺放、切碎还田、切碎回收、旋耕灭茬、切碎打捆的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优质饲料和医药、化工原料,玉米的籽粒,茎秆都很有用,一身是宝。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大,秸秆产量高,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穗茎兼收型收获机械,我国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程度非常低。目前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种类繁多,主要以玉米果穗收获和秸秆还田为主,但适于我国国情的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研究和应用的很少,自走式多功能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究更少,不能满足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户对玉米秸秆利用的集条铺放、切碎还田、切碎回收、旋耕灭茬、切碎打捆不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状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实现玉米果穗收获、果穗剥皮、果穗集箱和玉米秸秆整秸铺放、切碎还田、切碎直接回收或切碎打捆回收、灭茬还田等多功能的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上、下两层结构的割台,由前输送、剥皮机、后输送、粮箱组成的果穗收获集箱装置等部件,还包括秸秆切碎装置、秸秆抛掷装置、秸秆打捆机、中间传动装置和秸秆灭茬还田装置;上层割台结构组成为齿板式摘穗台、圆边叶片搅龙和中间轴传动总成,中间轴传动总成的外部设有上层割台回转轴,上层割台回转轴与下层割台上设置的上层割台回转支撑相连;上层割台位于收获机的前方,下层割台的上方,通过独立的上层割台支撑油缸与下层割台机架连接;下层割台结构组成为秸秆切割器、秸秆输送搅龙、秸秆输送箱、下层割台机架和上层割台回转支撑,下层割台支撑油缸与收获机的机架相连;秸秆切碎装置设有自动磨刀器和割台回转支撑,秸秆切碎装置的前端与秸秆输送箱连接,通过秸秆切碎装置两端的割台回转支撑与机架相连;秸秆抛掷装置位于机架上端的驾驶室和剥皮机的中间,包括秸秆喂入过渡管和抛掷管,秸秆喂入过渡管的前端与秸秆切碎装置的出口浮动连接,抛掷管处设有回转液压马达;秸秆打捆机安装于收获机的机架后上部,粮箱的右侧;中间传动装置位于秸秆抛掷装置的下部,与主传动装置相连;秸秆灭茬还田装置安装于收获机的后下方。
所述的秸秆输送搅龙的下方设置了自动控制的秸秆铺放挡板;秸秆输送箱设置有前喂入辊上辊、前喂入辊下辊、中间喂入辊上辊、中间喂入辊下辊和后喂入辊,前喂入辊上辊、中间喂入辊上辊和后喂入辊通过连杆连接为一体,连杆上设有浮动弹簧。
所述的抛掷管的上端设有连接筒体和出口筒体,连接筒体与抛掷管相连,出口筒体与连接筒体连接,连接筒体与抛掷管之间设有调节油缸,抛掷管与出口筒体之间设有活动连杆。
所述的秸秆切碎装置的下部设置了自动控制的秸秆切碎还田挡板,并装有秸秆反射导流板。
本发明的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本发明采用上、下双层结构的割台,收获玉米时拉茎力强,拉茎迅速,断茎少,对玉米果穗损伤小,籽粒破碎率和果穗含杂率低,不易堵塞;二、本发明设置有果穗收获集箱装置、秸秆切碎装置、秸秆抛掷装置、秸秆打捆机、中间传动装置和秸秆灭茬还田装置,这样即可在同一台机器上实现将玉米秸秆整秸铺放回收利用、切碎还田以增加土壤肥力、切碎回收作为饲料或生物制碳的原料、切碎打捆回收经氨化后作为青贮饲料、对收获后的地面残留秸秆进行灭茬还田,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土壤压实,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作物生长,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效果,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户对玉米秸秆多种不同处理方式的需求,大大拓展了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户需求的适应能力,为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跨区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上层割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下层割台、秸秆切碎装置和秸秆抛掷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9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