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转向系统数据采集仪及动力转向系统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2388.8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钟华;金建羊;刘冬;金垣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兴精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18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转向 系统 数据 采集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系统各液压技术参数的测试采集及分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加之转向系统近些年的技术进步,汽车厂以及终端用户对方向的操控舒适性与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能源以及基础行业的发展,卡车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因国情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超载的情况,且部分运行工况十分恶劣、用户日常维护保养意识弱等原因,转向系统的故障率往往比较高。轿车行业因国民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也有了迅猛的发展,但因发展期限尚短,在使用及服务方面也存在缺陷,转向系统的故障率也偏高。
对于转向系统来说,其液压技术参数的准确性、稳定性是转向系统的核心问题,压力是能否打动方向的基本要求,流量的大小影响打方向的顺畅与否,系统油温如果持续过高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但由于不能准确全面地去测定这些参数,在汽车的设计制造过程中,而产生一些设计不足;在使用维修中产生误判,不能为用户更好的解决问题。
传统方式对这些参数也有一些测试工具,但大多独立使用,存在如下缺陷:
(1)对压力的测试,是在转向泵的出油端接一个简单的压力表,虽然也能反应压力,但不能全面反应其他数据;
(2)对于流量测试,因为流量计比较复杂,其单位为L/min,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的累加值,而非瞬间的状态值,不能通过一个简单的仪表来反应,目前国内很少有能单一测流量的仪器;
(3)对于温度测试,所用工具有很多,比如普通温度计、电阻仪测温度、红外传感测温度等。但也只是简单测一下温度而已,并且转向系统的发热源是转向泵,所以对于其他零部件,其温度变化存在一个滞后性。也不能准确反应在不同情况的变化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动力转向系统数据采集仪,能够同步、全面、准确地反应转向系统液压的一系列参数,有利于汽车的设计制造及维修服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动力转向系统数据采集仪,包括采集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壳体侧面设有温度数据插口、压力数据插口及流量数据插口,其中,温度数据插口包括转向器温度数据插口、转向泵温度数据插口及储油罐温度数据插口,转向器温度数据插口、转向泵温度数据插口及储油罐温度数据插口分别与安装在转向泵出油口处、转向器进油口处及转向油罐内的温度传感器连接,压力数据插口包括系统压力数据插口及回油压力数据插口,系统压力数据插口及回油压力数据插口分别通过数据线与一安装在转向器进油口油管上及一安装在转向器出油口与油罐回油孔之间上的压力变送器连接,流量数据插口通过数据线与安装在转向器与储油罐之间低压管路上的流量计连接,从温度数据插口、压力数据插口及流量数据插口输入的采集数据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在显示装置上显示。
优选的,所述温度数据插口、压力数据插口及流量数据插口采用三种不同的插口,其中,温度数据插口采用三孔插口,压力数据插口采用四孔插头,流量数据插口采用二孔插头。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为设于壳体正面上的显示屏,所述壳体正面在显示屏下方设有控制按键。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面还设有USB插口及电源插口,USB插口通过数据线与电脑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磁吸式。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动力转向系统数据采集仪进行的动力转向系统测试方法:
首先采用上述的数据采集仪采集数据,其次根据采集数据实际分析转向系统,其遵循如下步骤:
(1)用称重设备测出前桥的负载,以此可以计算转向阻力矩;
公式说明:Mr----转向阻力矩
f----摩擦系数
G1----前桥负载
P----轮胎气压
(2)以本采集仪实际测出的转向泵压力计算出转向器的输出扭矩,如果转向系统是双桥还包括助力缸的输出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兴精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全兴精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