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2561.4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冯美鑫;张书明;刘建平;李增成;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睿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343 | 分类号: | H01S5/343;H01S5/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陆金星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物 半导体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属于半导体技术中激光器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制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在光通信、光泵浦、光存储和激光显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大多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均为F-P腔半导体激光器,其基本结构为GaN衬底,n-GaN层,n-AlGaN/GaN超晶格限制层,下InGaN波导层,InGaN/GaN多量子阱有源区,上InGaN波导层,p-AlGaN电子阻挡层,p-AlGaN/GaN超晶格限制层,p-GaN接触层,如图1所示。在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器件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激光器外延片解理成单个bar条,解理出的腔面构成F-P腔激光器的两个反射镜,因此,腔面的平整度对激光器的性能至关重要,解理出的腔面必须是原子级光洁。
在上述结构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中,存在一个应力集中区,即上InGaN波导与p-AlGaN电子阻挡层的界面,此处应变较大,在激光器解理时,容易出现凹凸不平的台阶,从而使激光器的腔面不平整,粗糙度变大,腔面吸收增强,影响激光器的工作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从下至上依次包括GaN衬底,n-GaN层,n-AlGaN/GaN超晶格限制层,下InxGa1-xN渐变波导层,InGaN/GaN多量子阱有源区,上InyGa1-yN渐变波导层,p-AlGaN电子阻挡层,p-AlGaN/GaN超晶格限制层,p-GaN接触层;
所述下InxGa1-xN渐变波导层中,从下至上In组分含量逐渐增加;
所述上InyGa1-yN渐变波导层中,从下至上In组分含量逐渐减少。
优选的技术方案,从下至上,所述下InxGa1-xN渐变波导层为一层In组分含量渐增的InGaN波导层;或者,所述下InxGa1-xN渐变波导层包括至少3层InGaN波导层,且从下至上各层的In组分含量逐渐增加。
优选的技术方案,从下至上,所述上InyGa1-yN渐变波导层为一层In组分含量渐减的InGaN波导层;或者,所述上InyGa1-yN渐变波导层包括至少3层InGaN波导层,且从下至上各层的In组分含量逐渐减少。
上文中,所述下InxGa1-xN渐变波导层的x的范围是0<x<1,包括n型掺杂或不掺杂,其组分渐变包括从0线性、抛物线、或双曲线渐变到1,也可以包括分成三层或三层以上,组分x依次增加,从0增加到1。
所述上InyGa1-yN渐变波导层的y的范围是0<y<1,包括p型掺杂或不掺杂,其组分渐变包括从1线性、抛物线、或双曲线渐变到0,也包括分成三层或三层以上,组分y依次减少,从1减少到0。
所述上下波导层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其组分渐变的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其中的上下InGaN波导层的组分渐变,相对于现有的固定In组分的InGaN波导层的激光器结构,本发明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可以有效地减少上InGaN波导层与p-AlGaN电子阻挡层之间的应力,从而避免解理时出现凹凸不平的台阶;同时本发明的氮化物激光器可以增强激光器的光学限制因子,从而有效地提升激光器的性能,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2.本发明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氮化物半导体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不加偏压时现有氮化物激光器和本发明激光器的能带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睿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睿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