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2898.5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冯霆;汪文革;李力新;赵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4 | 分类号: | G01K7/0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轴承 外圈 锻件 调质芯部 温度 变化 测试 方法 | ||
1.一种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一、由轴承内外圈锻件的内径面向外打盲孔,且盲孔深度大于或等于轴承内外圈锻件截面厚度的50%;
步骤二、采用柔性热电偶并将其测量端插入盲孔并与盲孔底部相接触,再用填充物将柔性热电偶插入盲孔的部分与盲孔孔壁之间的间隙填满;
步骤三、将柔性热电偶冷端接入无纸记录仪,再将轴承内圈或外圈锻件装入调质炉中加热并保温,然后将其浸入淬火液中淬火降温,再进行高温回火处理,整个调质过程中的实时温度变化数据由无纸记录仪记录并生成轴承内外圈锻件芯部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方法还包括步骤四、将无纸记录仪所记录的温度数据通过存储卡读取并传输至计算机上进行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盲孔的位置设置在轴承内外圈锻件的内径面,且位于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中心线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盲孔设置的方向为由轴承内外圈锻件的内径面向外发散状且平行于内外圈锻件上下端面,并与轴承内外圈锻件圆心到外径面的任意一条直线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的盲孔为多个,每个盲孔中都插入柔性热电偶的测量端,且任意两个相邻盲孔之间的距离大于被测轴承内外圈锻件的截面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的盲孔采用麻花钻由轴承内外圈锻件的内径面向外径面方向加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内外圈锻件的截面厚度为100至34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的填充物为耐火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将轴承内外圈锻件装入调质炉中加热并保温的操作方法为将轴承内外圈锻件由常温加热至680摄氏度,保温单位时间后继续升温到860摄氏度,再保温单位时间后再进行淬火降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轴承内外圈锻件调质芯部温度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的无纸记录仪置于升降推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8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高度装配式弹性短枕式整体道床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元绒棉亚麻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