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带钢楔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3427.6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其;幸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带钢 楔形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钢热轧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轧带钢楔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带钢板形一直是提高热轧产品品质的研究重点,热轧带钢的楔形度对热轧后道工序及冷轧的生产均有重要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世界上各公司发展了一系列的用于板形控制的新技术。目前普遍认为,板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带钢凸度和平直度,但实际上,板形包括了热轧带钢断面形状(凸度、楔形、边部减薄)和成品带钢平直度等多项指标,同时这些指标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热轧产品的楔形控制水平一般在30μm左右,但一些高端产品的楔形控制要求是≤20μm。
板材沿宽度方向厚度偏差称为楔形度(wedge shape),在实际轧线生产中,常用传动侧(DS)与操作侧(OS)的带钢厚度差来衡量楔形度的大小。如图1所示,带钢1楔形度的计算公式为:We=a-b,其中:We为带钢楔形度(wedge shape);a为带钢传动侧厚度;b为带钢操作侧厚度。
许多钢铁企业在生产硅钢时,正是因为楔形控制达不到产品标准而造成大量封锁,制约该产品的正常生产,无法实现批量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延缓其开裂、掉肉现象,保证轧制产品的表面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热轧带钢楔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控制板坯的楔形度、上下表面漏清面积、机清沟、点火坑;
B.采用微正压控制对板坯进行炉内加热,以加热到规定的出炉温度,并保证板坯纵向和横向加热的均匀性;
C.采用凹形轧辊对板坯进行轧制,并根据带钢宽度来控制轧制辊缝倾斜量;
D.调整高压水喷嘴喷射角度,在轧制中心线上的喷嘴喷射方向不变,两边的喷嘴分别向两侧偏转,使高压水以八字形喷射,以确保带钢冷却均匀;
E.通过更换衬板来控制各牌坊与轧辊轴承座之间间隙;
F.在停机时测量和调整立辊及轧机前后侧导板的对中度。
在步骤A中,板坯楔形度控制为板坯宽度方向距离板坯侧面100mm的清理厚度差应小于5mm;板坯上下表面漏清面积小于5%;板坯机清沟的深度应不大于3mm,宽度应不小于机清沟深度的2倍;板坯上下表面和侧面的点火坑深度应不大于15mm,点火坑四周应圆滑过渡,宽深比应大于10∶1。
在步骤B中,所述的微正压控制包括在正常轧钢时,炉内保持微正压,即轧制节奏小于4分钟时,炉压可以小于1;但在故障和换辊停机时,加热炉应适当调高炉压,即轧制节奏大于4分钟时,炉压必须大于1。
在步骤C中,所述的凹形轧辊设计为辊身中部为内凹形,辊身两边为平辊形的结构;所述的带钢宽度与辊缝倾斜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带钢宽度为900~1100mm,辊缝倾斜量的绝对值≤2.0mm;
带钢宽度为1100~1300mm,辊缝倾斜量的绝对值≤1.5mm;
带钢宽度为1300~1500mm,辊缝倾斜量的绝对值≤0.8mm;
带钢宽度为1500~1900mm,辊缝倾斜量的绝对值≤0.5mm。
在步骤E中,第一机架牌坊与轧辊轴承座之间间隙应为0.8-2.2mm;第二机架牌坊与轧辊轴承座之间间隙应为0.8-2.0mm;第三机架牌坊与轧辊轴承座之间间隙应为1.0-2.1mm。
在步骤F中,所述的立辊允许偏差为:开口度在-3~+3mm之间,对中度在-3~+3mm之间;所述的侧导板允许偏差为:开口度在-5~+5mm之间,对中度在-5~+5mm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热轧带钢楔形控制方法通过采用原料准备、微正压控制、轧辊辊形设计、辊缝倾斜量控制、高压水喷嘴喷射角度调整、更换衬板、测量和调整立辊及轧机前后侧导板的对中度等多个方式,从多个角度、多方位、多环节对带钢热轧进行楔形整体控制,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带钢的楔形量,以满足高端产品对带钢楔形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带钢楔形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凹形轧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辊缝倾斜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辊缝倾斜量的原理分析图;
图5是本发明的除鳞高压水喷嘴角度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例所生产的小楔形带钢断面形状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