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和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9294.3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伍绍辉;李富元;王忠实;王进;李东波;周锋;朱让贤;胡丕成;姚霞;林屹;冯双杰;陈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3/02;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铅酸 蓄电池 处理 设备 工艺 | ||
1.一种利用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进行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工艺,其中所述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包括破碎分选装置,压滤装置和反应炉,所述反应炉具有炉腔,所述炉腔内设有隔墙以将所述炉腔分成熔化区和还原区,所述熔化区具有虹吸软铅排放口,所述还原区具有虹吸硬铅排放口和放渣口,所述熔化区和还原区通过所述隔墙底部的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熔剂和废铅蓄电池破碎分选得到的铅膏进行压滤后加入到所述炉腔的熔化区内;
从所述反应炉的侧面向所述熔化区内喷入燃料和氧气或富氧空气以对所述铅膏进行熔炼得到软铅和富铅渣;
将还原剂和熔剂加入到所述炉腔的还原区内;
从所述反应炉的侧面向所述还原区内喷入燃料和氧气或富氧空气以对通过所述通道流到所述还原区的富铅渣进行还原得到硬铅和炉渣;
从所述虹吸软铅排放口排出所述软铅;
从所述虹吸硬铅排放口排出所述硬铅;和
从所述放渣口间断地排出所述炉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反应炉的侧面向所述还原区内的上部送入空气以氧化所述还原区内过剩的包括一氧化碳的可燃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回收从所述反应炉的顶部排出的烟气的余热;
对回收余热后的烟气进行除尘;和
将除尘得到的烟尘返回所述熔化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碎煤或块煤,所述燃料为粉煤、天然气、煤气或煤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压滤之前对所述铅膏进行预脱硫处理。
6.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破碎分选装置,所述破碎分选装置用于破碎废铅酸蓄电池且将破碎后的废铅酸蓄电池分选为铅屑、铅膏和非含铅物料;
压滤装置,所述压滤装置与所述破碎分选装置相连,用于压滤所述铅膏;
反应炉,所述反应炉具有炉腔,所述炉腔的下部构成熔池,所述炉腔内设有隔墙以将所述炉腔分成熔化区和还原区,所述隔墙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熔化区和还原区的通道,所述炉腔的顶壁上设有用于排出所述熔化区和所述还原区内的烟气的出烟口,所述熔化区的顶壁上设有用于加入所述压滤后的铅膏的熔化区加料口,所述还原区的顶壁上设有还原区加料口,所述还原区的炉壁上设有放渣口和虹吸硬铅排放口,所述熔化区的炉壁上设有虹吸软铅排放口,所述熔化区的侧壁上设有熔化区喷枪口,且所述还原区的侧壁上设有还原区喷枪口;
熔化区喷枪,所述熔化区喷枪插入到所述熔化区喷枪口内,用于将燃料和氧气或富氧空气喷入到所述熔化区的熔池内;
还原区喷枪,所述还原区喷枪插入到所述还原区喷枪口内,用于将燃料和氧气或富氧空气喷入到所述还原区的熔池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硬铅排放口邻近所述炉腔的纵向一端,所述虹吸软铅排放口邻近所述炉腔的纵向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区内设有邻近所述虹吸软铅排放口的熔化区沉淀区,所述还原区内设有邻近所述虹吸硬铅排放口的还原区沉淀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的底面形成为在所述反应炉的纵向上中间高两端低的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的底壁的横截面为下凹的弧形。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渣口设在所述反应炉的邻近所述还原区的纵向一端,且在所述反应炉的邻近所述熔化区的纵向另一端设有备用放渣口。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口处设有冷却水套。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区的侧壁上设有二次风口。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的炉壁内在渣线处设有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2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