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引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29623.2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谷川保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4/22 | 分类号: | B65H5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金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卷绕 引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机及其纱线引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这一领域的技术,已知有日本特开2003-261265号公报记载的纱线卷绕机。该纱线卷绕机具有:与卷绕卷装(交叉卷绕纱管)接触的接触罗拉(支承罗拉);在纱线切断时从卷绕卷装将纱线端吸引并引出的纱线端捕捉部(吸入嘴)。当在纱线的卷绕动作中纱线被切断时,卷绕卷装被提起而从接触罗拉离开。然后,卷绕卷装被向卷绕方向的反方向旋转,纱线端捕捉部接近卷绕卷装的表面并进行吸引动作。当通过纱线端捕捉部吸引捕捉到从卷绕卷装连出的纱线端时,所捕捉到的纱线端被交接给捻接装置(纱线加捻装置)并与喂纱纱管侧的纱线端结合,然后再次开始纱线的卷绕动作。
为了通过这样的纱线卷绕机可靠地进行纱线端的捕捉,需要使纱线端捕捉部相对于卷绕卷装的表面以合适的接近程度接近。然而,在日本特开2003-261265号公报记载的纱线卷绕机中,由于在进行纱线端捕捉时卷绕卷装从接触罗拉离开,所以,因卷绕卷装的重量变动和驱动机构的机械偏差的影响,卷绕卷装的位置会产生偏差。其结果是,卷绕卷装表面与纱线捕捉部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偏差,纱线端捕捉的成功率也有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可靠地捕捉卷绕卷装的纱线端的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引出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纱线卷绕机具有:保持部、接触罗拉、移动部、控制部。保持部用于保持卷绕卷装。接触罗拉能够与卷绕卷装的表面接触。纱线端捕捉部进行捕捉动作以从卷绕卷装捕捉相连续的纱线的纱线端。移动部使所述保持部移动以在距接触罗拉的距离不同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处保持卷绕卷装。控制部,控制移动部和纱线端捕捉部,使得在卷绕卷装在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及卷绕卷装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各自的状态下纱线端捕捉部进行捕捉动作。
根据该纱线卷绕机,在卷绕卷装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及卷绕卷装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各自不同状态下进行基于纱线端捕捉部的捕捉动作。这样,由于在卷绕卷装的位置改变了的各状态下进行基于纱线端捕捉部的捕捉动作,所以能够可靠地捕捉纱线端。
第一位置是第二位置距接触罗拉远的位置。也可以是,控制部进行移动部和纱线端捕捉部的控制,使得在进行卷绕卷装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捕捉动作之后,进行卷绕卷装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捕捉动作。
根据该结构,在卷绕卷装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捕捉动作,之后,在卷绕卷装位于接近接触罗拉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捕捉动作。因此,由于在卷绕卷装与接触罗拉之间的距离变化了的各位置进行基于纱线端捕捉部的捕捉动作,所以能够可靠地捕捉纱线端。
也可以是,控制部将移动部控制成卷绕卷装在第一位置从接触罗拉离开,卷绕卷装在第二位置与接触罗拉接触。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卷绕卷装与接触罗拉为非接触的状态、卷绕卷装与接触罗拉接触的状态至少2个状态下进行捕捉动作,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捕捉纱线端。
纱线卷绕机还具有卷装驱动部,用于将卷绕卷装向卷绕方向和卷绕相反方向旋转驱动。也可以是,控制部控制卷装驱动部,使得在卷绕卷装从接触罗拉离开的状态下向卷绕相反方向旋转驱动卷绕卷装。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卷绕卷装在与接触罗拉为非接触的状态下旋转,避免了纱线端被挤压在卷绕卷装与接触罗拉之间而被埋入卷绕卷装的内层的情况,从而成为容易捕捉纱线端的状态。并且,能够在容易捕捉纱线端的上述状态下进行纱线端的捕捉动作。此外,由于向卷绕相反方向旋转驱动卷绕卷装,所以纱线端被从卷绕卷装抽出而容易捕捉。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进行纱线端的捕捉。
纱线卷绕机还具有设定部,用于设定第一位置处的卷绕卷装向卷绕相反方向的旋转次数。也可以是,控制部根据在设定部中进行的旋转次数的设定控制卷装驱动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在第一位置使卷绕卷装旋转所希望的次数,所以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基于纱线捕捉部的纱线端的捕捉。
纱线卷绕机还具有卷装驱动部,用于将卷绕卷装向卷绕方向和卷绕相反方向旋转驱动。也可以是,卷装驱动部能够在卷绕卷装从接触罗拉离开的状态下,将卷绕卷装向卷绕方向和卷绕相反方向旋转驱动。
根据该结构,在发生了需要进行纱线端的捕捉动作的情况下,在使卷绕卷装成为与接触罗拉为非接触的状态之后,使卷绕卷装减速停止并向卷绕相反方向旋转。即,不需要在使卷绕卷装与接触罗拉接触的状态下使卷绕卷装减速停止。因此,能够避免纱线端被接触罗拉挤压而埋入卷绕卷装的内层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