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及电梯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6837.2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0 | 分类号: | B66B1/30;B66B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梯,包括
在井道中升降的电梯轿厢;
为所述电梯轿厢在井道中升降提供驱动力的驱动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电梯轿厢的实际负载的称量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电梯轿厢下次停靠楼层的下次停靠确定单元;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生成所述电梯轿厢由当前位置运行至所述下次停靠楼层的速度图形的速度图形生成单元;
用于对所述驱动单元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电梯轿厢按照所述速度图形运行的控制单元;
用于计算电梯轿厢的最大负载的最大负载计算单元;
所述电梯轿厢的最大负载满足:Loadnorm≤Loadm≤Loadlimit,其中Loadm是电梯轿厢的最大负载,Loadnorm是电梯轿厢的额定负载,Loadlimit是电梯轿厢的极限负载;
所述最大负载计算单元根据来自下次停靠确定单元的由电梯轿厢当前位置至电梯轿厢下次停靠楼层间的距离计算电梯轿厢的最大负载Loadm;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来自速度图形生成单元的速度图形对驱动单元进行控制,使得电梯轿厢按照所述速度图形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图形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称量单元确定的所述电梯轿厢的实际负载和所述最大负载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电梯轿厢的最大负载Loadm生成速度图形;或者根据所述下次停靠确定单元确定的由电梯轿厢当前位置至电梯轿厢下次停靠楼层间的距离、所述称量单元确定的所述电梯轿厢的实际负载和所述最大负载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电梯轿厢的最大负载Loadm生成速度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的最大负载Loadm是指在不超过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能力范围的前提下,使得所述电梯轿厢在由当前位置运行至下次停靠楼层这一过程中电梯运送效率最优的轿厢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运送效率定义为:F=((α×Load)×d)/(β×T),其中,Load、d和T分别为所述电梯轿厢由当前位置运行至下次停靠楼层这一过程中的电梯轿厢的实际负载、轿厢移动距离和与完成该移动过程相对应的时间,α和β是对应的加权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负载计算单元依照如下方法计算所述电梯轿厢的最大负载:
Loadm=arg max(F)=arg max((α×Load×d)/(β×T))
或者,当α、β均为1或相等时,
Loadm=arg max(F)=arg max((Load×d)/T)
约束条件:(1)其中v(t)是轿厢在[0,T]期间的速度;
(2)轿厢以速度v(t)运行时所需驱动力不超过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范围;
其中,Load、d和T分别为所述电梯轿厢由当前位置运行至下次停靠楼层这一过程中的电梯轿厢的实际负载、轿厢移动距离和与完成该移动过程相对应的时间,α和β是对应的加权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权系数α和β为预先设定的恒定参数,或根据轿厢位置、电梯停靠状况和电梯的使用环境中的至少一种的变化而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能力范围是指电梯驱动单元所允许的最大电流、最大电压、最大功率和最大运行发热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驱动单元是指包括电源、电力变换器、电机及其滑轮在内的、为电梯轿厢升降提供动力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能力范围能够根据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电梯停靠楼层和电梯的使用环境中的至少一种的变化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8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