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具有拐角点特征的产品分拣的机器视觉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8518.5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帅;李健;叶丰;施玮;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具有 拐角 特征 产品 分拣 机器 视觉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机器视觉进行在线分拣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具有拐角点特征的产品分拣现场,利用机器视觉系统对产品进行在线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分拣作业是大多数流水生产线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分拣与人工分拣作业相比,高效、准确,有质量保障,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食品、医药、化妆品等生产领域。
基于机器视觉的分拣系统工作时,待分拣对象被不断地送入分拣作业区。待分拣对象是指未被确定是何种产品,将要被执行识别和分拣的产品。待分拣对象随着传送带进入分拣作业区,工业摄像机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获取流水线上包含待分拣对象的图像,计算机读入该图像,通过对该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判断,得到流水线上待分拣对象的特征信息,将该特征信息与事先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各类已知产品的特征信息相比较,确定待分拣对象是哪一种产品,最终计算机发出控制信号给分拣执行机构,将待分拣对象放到指定位置,实现分拣。
为了实现自动分拣,首先要求基于机器视觉的分拣系统能够识别出流水线上待分拣对象是哪种已知产品,主要通过机器视觉来实现识别。现有技术中,识别主要有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等。
基于模板匹配的识别方法过程为:首先获取已知产品的图像,作为模板图像,假设模板图像的尺寸为 像素×像素。然后,将模板图像的中心放在像素×像素的待匹配图像中的一个像素上,比较模板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和待匹配图像中被模板图像覆盖的那部分图像的每个像素点是否一致,得到模板图像在这个像素点的相关系数,然后移动模板图像的中心到下一个像素点,按照同样的步骤计算下一个像素点的相关系数。对于整幅图像重复这一过程,相关系数最大的像素点为最佳匹配点,也就是目标在图像中所处的位置。
基于模板匹配的识别方法的优点是它对于噪声和遮挡的不敏感性。但是,由于匹配过程中需要计算几乎所有像素点的相关系数,是一个非常耗时的工作,计算开销十分大。另外,由于目标位姿随机,造成目标在图像中的方向不能保证完全不变,也给这种方法的识别带来困难。
在数字图像中,拐角点包含着物体的重要信息,可利用拐角点信息进行形状分析、模式识别等。专利“基于差别累加值及三点链码差的图像曲线拐角点检测方法”(专利号:CN101887582B)可实现对图像曲线的拐角点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计算量大,难以处理待识别对象位姿随机情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拐角点特征的产品分拣的机器视觉识别方法。本发明使用链码来计算已知产品和待分拣对象的向量序列,所提取的向量序列具有缩放、旋转不变性,在待分拣对象位姿随机的情况下,仍能够实现正确识别,匹配算法简单。
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具有拐角点特征的产品分拣的机器视觉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工业摄像机对流水线上的已知产品进行拍摄,得到已知产品的图像,对图像进行滤波、分割、二值化处理后,得到已知产品的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中已知产品轮廓进行八方向Freeman链码编码得到Freeman链码,其中,是Freeman链码的起始点像素坐标,为已知产品轮廓的像素点数目,为已知产品轮廓上像素点的索引值,为点链码值;
(2)、使用“基于差别累加值及三点链码差的图像曲线拐角点检测方法”检测链码中的拐角点,依次为检测到的每一个拐角点设置拐角点索引值,拐角点索引值从0开始,计算每个拐角点的像素坐标,记为,其中,为拐角点索引值;
(3)、分别计算已知产品轮廓的每个拐角点的归一化拐角点质心距离值、拐角点向前的局部直方图中最大值对应的Freeman链码值、拐角点的向后直方图中最大值对应的Freeman链码值,其中,为拐角点索引值。由归一化拐角点质心距离值、拐角点向前的局部直方图中最大值对应的Freeman链码值、拐角点的向后直方图中最大值对应的Freeman链码值构成一个已知产品的拐角点特征三维列向量;
(4)、对由步骤(3)中得到的所有拐角点特征三维列向量进行排序,排序后的向量序列作为已知产品向量序列,记为,将已知产品向量序列存储在用于识别和分拣控制的计算机中,所述的为已知产品的拐角点数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8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