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3286.2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钟明修;郑年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15 | 分类号: | B22F3/115;B22F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装置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轴承模具;
以射出成型方式将金属粉末与熔融粘结剂的混合物射入该轴承模具中以分别形成一轴承本体的胚体及一上盖的胚体;
去除该轴承本体的胚体及上盖的胚体中粘结剂;
烧结轴承本体的胚体及上盖的胚体以制得一轴承本体及一上盖;
将上盖组装在轴承本体上以形成该轴承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热脱脂或萃取方法将该轴承本体的胚体及上盖的胚体的粘结剂去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轴承本体的胚体及上盖的胚体后,再修整轴承本体的胚体及上盖的胚体以制得一轴承本体及一上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机械加工方式对该轴承本体的胚体及上盖的胚体进行修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盖组装在轴承本体上后再烧结在一起形成该轴承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轴承本体内设有一用于收容一转轴的轴孔,该转轴与轴承本体之间设有润滑流体,该轴承本体的侧面向内凹进形成一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由轴承本体的中部向下延伸至轴承本体的底端,该导油槽内设有一与轴孔连通的通孔,所述转轴旋转带动润滑流体由轴孔上升而使转轴与轴承本体之间建立动压,所述转轴与轴承本体之间的部分润滑流体透过通孔并通过导油槽的导引流到轴承本体的底端,再回流至轴孔的底端而往复循环,所述上盖将流至轴承本体顶端的润滑流体挡设其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轴承本体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一斜面,所述上盖包括顶壁及由该顶壁的周缘向下延伸的圆筒状的侧壁,该顶壁上设有一供转轴穿设的穿孔,该侧壁的底端形成一与轴承本体的斜面对应的组装面,所述上盖通过组装面预组装至轴承本体的斜面上,再通过烧结将上盖与轴承本体固定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于穿孔的内缘向下延伸形成一导引部,所述导引部将流至轴承本体顶端的润滑流体向下导引而流向轴孔内,所述轴承本体的底端对应导油槽下方的位置设有开口,润滑流体由所述开口回流至轴孔的底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轴承装置用于设于一轴套内,所述轴承本体的底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各形成一挡壁,所述开口形成于两挡壁的端部之间,所述两挡壁与轴套的底壁合围成第一储油空间,在所述转轴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储油空间内的润滑流体沿轴孔向上流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壁与轴套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储油空间,所述转轴与轴承本体之间的部分润滑流体透过通孔并通过导油槽的导引流到第二储油空间,再由开口回流至第一储油空间而往复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2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