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系统及其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3303.2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44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滚轮 微结构 形成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光学薄膜进行成型制造的金属滚轮,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系统及其形成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多数光学元件都具有特定功能的光学薄膜,为达成相应功能,该光学薄膜表面通常形成有微结构。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金属滚轮对该光学薄膜进行微结构成型,其中该金属滚轮上具有所述微结构,可在成型过程在光学薄膜上压出微结构。
为消除金属材料与光学薄膜之间较强的粘合作用,且防止生产过程中掉落于金属滚轮表面的尘粒在金属滚轮转动时对金属滚轮上的微结构的破坏,金属滚轮表面一般都设有一层表面硬度较大的镀膜,所述微结构为利用特定的钻石刀具对该镀膜进行雕刻而获得。然而,由于镀膜硬度较大,直接在该镀膜上雕刻微结构容易导致钻石刀具易发生磨损而减少其使用寿命,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系统及其形成方法,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系统,该系统包括一模仁加工单元及一热压印单元,该模仁加工单元用于对一金属基板进行加工,以获得表面具有微结构的一金属模仁;该热压印单元用于对覆盖有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的该金属模仁进行加热,并向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施加压力,使该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上形成金属滚轮上所需的微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金属基板;对该金属基板表面进行加工,以获取具有多个微结构的金属模仁;在该金属模仁上覆盖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对该金属模仁和该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加热并施加压力,从而以该金属模仁为模板在该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上压制出该金属滚轮所需的微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本发明的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系统及形成方法采用一热转印过程,能够制造出用于光学薄膜成型的金属滚轮上所需的微结构,避免直接在硬度较大的镀膜上切削微结构,有利于降低金属滚轮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系统的硬件架构图。
图2至图4为本发明的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系统在金属滚轮上形成微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金属滚轮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金属滚轮 100
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系统 200
金属滚轮主体 10
微结构层 11
微结构 12、310
模仁加工单元 20
热压印单元 21
贴附单元 22
金属基板 30
金属模仁 31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 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出本发明的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系统200的硬件架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金属滚轮的微结构形成系统200包括一模仁加工单元20以及一热压印单元21。
请一并参照图2,该模仁加工单元20用于对待加工的一金属基板30进行微结构超精密加工,以获得表面具有微结构310的一金属模仁31。其中,所形成的微结构310包括从金属基板30表面凸起或凹入的多种类型、形状以及尺寸的结构,其根据光学薄膜所需的光学特性而进行具体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模仁加工单元20为一带有刀具的加工机床,该加工机床通过设置的数控程序控制该刀具做高精度的高速运动,从而在金属基板30表面切削出所需的微结构。可以理解的,该模仁加工单元20也可以采用激光设备或喷砂机等对该金属基板30进行微结构加工,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所示出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