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层共挤医用输液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3391.6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陶国良;贾广成;夏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32B27/08;B32B27/30;B32B27/32;B29C49/0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层 医用 输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层共挤输液膜,共为五层,其特征在于:
第一层为内层A,其成分为茂金属催化聚丙烯;
第二层为粘结层B,其成分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第三层为核心层C,其成分为无规共聚聚丙烯与乙烯-α辛稀共聚物组成的混合树脂;
第四层为粘结层D,其成分是乙烯-α辛稀共聚物;
第五层为耐候层E,其成分是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乙烯-α辛稀共聚物组成的混合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输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心层C中乙烯-α辛稀的含量为25-4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输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候层E中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在混合树脂中含量为20-35wt%,乙烯-α辛稀的含量为15-2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输液膜,其特征在于,内层A中所用的茂金属催化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2-10g/min,密度为0.89-0.90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输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层B中所用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熔融指数为2-10g/min,密度为0.91-0.95g/c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输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心层C中所用的聚丙烯与乙烯-α辛稀共聚物组成的混合树脂熔融指数为2-10g/min,密度为0.88-0.90g/c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输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层D中所用的乙烯-α辛稀共聚物的熔融指数为2-10g/min,密度为0.87-0.90g/cm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输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E中所用的聚丙烯材料、苯乙烯-乙烯-丁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乙烯-α辛稀共聚物组成的混合树脂熔融指数为2-10g/min,密度为0.88-0.90g/cm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输液膜,其特征在于,多层共挤输液膜的总厚度为150-200um,其中内层A厚度占多层共挤输液膜总厚度的15%-20%,粘合层B厚度占多层共挤输液膜总厚度的5%-10%,核心层C厚度占多层共挤输液膜总厚度的35%-45%,粘合层D厚度占多层共挤输液膜总厚度的10%-15%,外层E厚度占多层共挤输液膜总厚度的15%-20%。
10.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共挤输液膜的方法,其采用多层共挤吹塑方法,在150-220℃温度下共挤,冷却后牵引拉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3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