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层共挤医用输液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3391.6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陶国良;贾广成;夏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32B27/08;B32B27/30;B32B27/32;B29C49/0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层 医用 输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上用于包装输液的薄膜材料,具体的,是指一种多层共挤医用输液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医用输液容器主要是玻璃瓶。尽管玻璃瓶具有化学稳定性高、透明度好、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玻璃瓶存在质量重、易破损、熔点高、不便携带等缺点。这制约了玻璃输液容器在大输液制品的发展空间。
近数十年来,PVC作为医用输液袋、血袋、输液管的应用日趋迅猛。PVC在医疗器材中的透明性、柔软性、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PVC作为医用输液包装材料仍存在致命的缺点:
(1)制备PVC医用输液袋过程中,为了增加医用输液袋的柔韧性,通常需要在PVC中加入30%以上的增塑剂,而应用于PVC输液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主要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等增塑剂,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在输液过程中,增塑剂会溶于药液,并随着药液注入人体体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2)一般PVC材料中会残留微量的氯乙烯单体,而氯乙烯单体有毒含量过大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危害。
(3)对某些药物如:油溶性维生素、胰岛素、硝酸异山梨酯、氯丙嗪等,PVC输液袋会产生一定的药物吸附,降低药物的疗效。
(4)PVC输液袋在贮存过程中,一些药液会与PVC发生反应,导致药液变质。
(5)PVC后处理焚烧过程会产生有毒气体二噁英,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以上这些缺点限制了PVC在输液包装材料的发展空间。
近些年,人们正积极研究各种新型材料,以满足医药包装的需求。例如,西方一些国家用无毒增塑剂代替有毒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用于增塑PVC,制备出无毒的PVC输液包装材料。但是一方面无毒医用增塑剂价格高,另一方面PVC树脂中残留微量的氯乙烯单体不能消除,克服不了PVC树脂作为输液包装材料的其他缺点。
此外,也有使用聚烯烃材料制备的医用输液塑瓶。聚烯烃材料具有析出物少、药物吸附性小、环保等优点;但是为了使药液顺利滴入,聚烯烃输液塑瓶只能用于开放式的输液方式,在其使用过程中需插入空气针建立空气通路,这样易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及微粒通过空气针进入输液塑瓶,影响用药人群的安全。除此之外,聚烯烃材料的热稳定性、透明性差,制约其发展。
基于此,研究出新的材料,满足输液包装在性能上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单一组成的高分子材料很难满足各方面的综合要求,因此把几种各具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加以优化组合而制成多层共挤膜,以汇集各种单层膜的优点,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多层输液用膜。
CN1663775公开了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输液多层材料的外层材料,尽管PET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高温、低温性能、表面光泽等优点,但由于PET树脂独特的结晶性能,其结晶化成型物性较脆,柔韧性较差,会影响产品性能,通过共聚、共混等方法能阻碍PET结晶化,改善其物理性能,不过热变形温度却大大下降,其耐温性能也受到影响;除此之外,PET树脂和聚烯烃类树脂的加工温度、流动性能相差较大,很容易产生界面不稳定现象,严重影响到制品的透明性、界面粘结性、边缘属性等,虽然可以通过设计复杂的模具以及严格的工艺控制,解决各层间流动不稳定现象,但生产成本会大大提高,且效果也不尽理想。
CN1970288公开了用酸酐改性聚烯烃为粘合层以增加极性,提高了材料的粘结性能,但是酸酐为小分子,会溶于药液中,也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还有使用聚酰胺作为阻隔层制备出的医用输液多层膜,提高多层输液用膜的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但聚酰胺透明性较差,另外在成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纤维丝,输液过程会随着药液进入人体血液中,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研究现状而提供一种无毒、粘结性能好、阻气性能好、柔韧性好、耐候性好、热封强度高、透明度高、易于加工、成本相对低廉的新型环保多层共挤输液用膜。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共挤输液膜,共为五层,其特征在于:
第一层为内层A,其成分为茂金属催化聚丙烯。
第二层为粘结层B,其成分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第三层为核心层C,其成分为无规共聚聚丙烯与乙烯-α辛稀共聚物(POE)组成的混合树脂,其中POE的含量为25-45wt%。
第四层为粘结层D,其成分是乙烯-α辛稀共聚物(PO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