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8038.7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军;翟俊;刘洁;陶桂林;肖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跌跃式薄 水层 人工 湿地 复氧槽 | ||
1.一种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包括复氧槽床体(1),复氧槽床体沿长度方向具有坡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氧槽床体内从进水口到出水口设置有多个导流板(2),所述导流板之间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导流板的前段为向下的曲面,其后段为向上的曲面,且导流板的前段高于后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之间依次首尾搭接;所述导流板(2)的前段包括前搭接边(21)和第一导流段(22),其后段包括第二导流段(23)、第三导流段和后搭接边(27),所述第一导流段为向下的平滑曲面,第二导流段为向上的平滑曲面,第三导流段由至少两个向上的折面构成,第一导流段与第三导流段通过第二导流段光滑过渡,且第一导流段的前端高于第三导流段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其特征在于:首级导流板(2)的前搭接边(21)搭接在复氧槽床体(1)的进水口(11),非首级导流板的前搭接边搭接在前一级导流板的后搭接边(27)的下方,末级导流板的后搭接边搭接在复氧槽床体的出水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段从前端到后端依次由向上的第一折面(24)、第二折面(25)和第三折面(26)构成,第一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1为锐角, 第二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2为锐角, 第三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3为锐角,且α1>α2>α3。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段(22)的水平方向长度为L1,第二导流段(23)和第三导流段的水平方向长度之和为L2,且L1>L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段(22)的水平方向长度为L1,第二导流段(23)和第三导流段的水平方向长度之和为L2,且L1:L2=4:1。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的第一导流段(22)的前端相对于第三导流段的后端的坡降为0.7%~2%。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氧槽床体(1)沿长度方向的坡度为0.7%~2%。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与复氧槽床体(1)等宽,且相邻两个导流板(2)的搭接长度至少为0.05m。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跌跃式薄水层人工湿地复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氧槽床体(1)为素混凝土,所述导流板(2)采用陶土烧制或塑料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0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