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8460.2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吉原秀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
主分类号: | B66C13/18 | 分类号: | B66C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卸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形成于港口等的集装箱码头设置有进行集装箱装载、卸载等的装卸作业的装卸起重机。作为上述装卸起重机,例如有在集装箱船和卡车之间进行装卸作业的集装箱起重机、在卡车和集装箱堆场之间进行装卸作业的堆场起重机等。
在使用这种装卸起重机的装卸作业中,从成本削减等的观点出发,极力缩短集装箱船的停泊时间或卡车的停车时间是很重要的,从而要求作业的迅速化。
另一方面,近年来还开始出现节能化这样的新的需求。例如,作为用于实现装卸作业节能化的技术,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具体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预先将由集装箱起重机的下降动作产生的再生能量储存在蓄电池中,并利用上述再生能量进行提升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9-263069号公报
然而,虽然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可实现节能化,但是由于需要贮存再生能量的大容量的蓄电池,因此存在设备费用增大的问题。而且,在考虑作业迅速性的方面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另外,上述课题不限于港口的装卸作业,也是在使用多个起重机进行的其它装卸作业中可能产生的课题。
发明内容
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系统,能够在抑制设备费用且考虑作业迅速性的同时实现节能化。
本申请所公开的装卸系统是使用多个起重机进行装卸作业的装卸系统,其具备:判定部,根据关于所述装卸作业的信息来判定该装卸作业是否是不需要迅速性的作业;及动作控制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装卸作业是不需要迅速性的作业时,如下控制所述起重机的动作,使所述多个起重机中的至少2台所述起重机协作进行动力运行动作及再生动作。
根据本申请所公开的装卸系统的一个方式,能够在抑制设备费用且考虑作业迅速性的同时实现节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港口设施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港口装卸系统的系统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堆场起重机的外观结构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堆场起重机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5A是表示选择通常模式时的一个堆场起重机的动作例及消耗电力的图。
图5B是表示选择通常模式时的另一个堆场起重机的动作例及消耗电力的图。
图5C是表示选择通常模式时的各堆场起重机的消耗电力总和的图。
图6A是表示选择节能模式时的一个堆场起重机的动作例及消耗电力的图。
图6B是表示选择节能模式时的另一个堆场起重机的动作例及消耗电力的图。
图6C是表示选择节能模式时的各堆场起重机的消耗电力总和的图。
图7是表示模式选择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P-港口;1a、1b-堆场起重机;2a、2b-集装箱起重机;3-码头大楼;4-集装箱;5-集装箱堆场;6-底盘车;7-船舶;8-泊位;10-堆场起重机系统;20-集装箱起重机系统;30-管理装置;40-通信网络;50-工业电源;11-起重机控制器;12-变换器;13a-行走用逆变器;13b-横移用逆变器;13c-卷扬用逆变器;14a-行走用马达;14b-横移用马达;14c-卷扬用马达;15-受变电部;16-控制装置;21-轨道;22-吊臂;23-小车;25-受变电部;26-控制装置;101-脚部;102-桁梁;103-起吊装置;104-小车;105-行走部;161-控制部;161a-信息取得部;161b-判定部;161c-动作控制部;162-存储部;162a-节能模式选择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装卸系统的几个实施例。
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将本申请所公开的装卸系统应用于使用堆场起重机及集装箱起重机进行港口的装卸作业的港口装卸系统时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如果本申请所公开的装卸系统是使用多个起重机进行装卸作业的系统,则在进行港口装卸作业以外的作业时也能进行应用。
实施例
[港口设施的外观]
首先,利用图1对应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港口装卸系统的港口设施的外观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港口设施的模式图。
如图1所示,港口P设置有堆场起重机1a、1b、集装箱起重机2a、2b及码头大楼3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未经株式会社安川电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砖木结构的PU聚能建筑砖墙体
- 下一篇:一种马路自动拦车装置